/
/

《旭茉JESSICA》成功女性 2012 – 董明珠

董明珠 Dong Mingzhu
格力集團董事長

歲月的沉澱
在這個功利的社會,大我逐漸被人們遺棄,小我才是商業世界的王道。對於這現象,格力電器總裁董明珠不敢苟同,凡事不以個人利益為先,而是以跟企業榮辱與共為己任。這種渾然忘我的做人做事原則,讓董明珠受到尊重,更獲得全球性認同,是她繼續發揮領導才能的動力。

位高權重,總讓人產生高處不勝寒的感覺,但董明珠從來沒有因而戰戰兢兢,而其處變不驚的能力更讓企業度過不少難關。好像2011年被稱為內地家電業的「寒冬」,同行都在裁員,董明珠卻堅持一個都不能少。事實上,養兵千日,用在一朝的決定讓董明珠安心擴展業務,令全球擁有過8萬員工的格力電器在2011年的業績大幅飆升。董明珠除了膽大心細之外,還有一份傲氣,尤其是對於由她一手創造的管理模式:「外國有很多很好的管理模式,可是不一定適合我們,所以我從來不會拿外國的成功例子來學習。而我是從實戰積累和改善得來的,經過多年沉澱,創造出具中國特色的管理模式。」

決定改變命運
現在的董明珠是全球知名的女企業家,但這可不是她年少時夢寐以求的東西。她自言年幼時很單純,沒想過在事業上闖出名堂,只希望長大後為人師表,作育英材。「我的人生目標並不是高不可及的,在講台上教學曾經是我的夢想,因為老師是很偉大的職業,在授課過程中,讓下一代學到有用的東西,讓人敬佩。」希望成為「靈魂的工程師」,董明珠入讀教育學院,但命運讓她走了另一條成功之路。

一個決定改變一生,董明珠就是最佳例子。1990年,董明珠毅然隻身從南京南下,到珠海找工作。在很多人眼中,離鄉別井,跑到陌生的環境,還與兒子分隔兩地,怎會有這份勇氣和能耐?董明珠卻不認為是甚麼一回事:「我沒有想到這是一個冒險的決定。而我到珠海不是為了謀高薪厚職,追求身份和地位的改變。留在珠海是覺得這兒很美麗很寧靜。」在家鄉做行政管理工作的董明珠,沒有重操故業,反而選擇一份從零開始的營銷職業。「當時珠海最需要的是營銷人才,是很多人嚮往的職業,而我更看到這行業極具挑戰性,雖然營銷為何物我不懂,但這不是我退縮的原因。」

放下私利
董明珠加入格力電器的前身海利空調,第一個遇到的難題本來與她無關,但她擁有鍥而不捨的精神,不服輸的性格令她打響頭炮。「不嘗試也不知道自己有此潛能。當時前任營業員留下一筆42萬的債款,其實我可以不用理會,因為從中我沒有任何好處,但這關乎企業的利益,必須對企業負責。經連續40天追討,終於向客戶追回欠款。追債一役是一場角力的較量,過程是一種體驗,我獲益良多。」這次經驗讓董明珠有所感悟,影響了她日後對企業作出的決定。

「在我加入公司前,是沒有限定業務員需要承擔一定的業績。我覺得這種政策為企業埋下炸彈,隨時都會爆發,所以必須突破。當我擔任部長時,我推出改革,以改變營銷隊伍這種傳統的做法,還有不以人際關係來維繫的合作關係,給下屬正面和積極的思想。儘管有人不開心,亦有人反對,但如果沒有建立新制度,格力不可能有此成績。」董明珠承認要改變企業根深蒂固的文化十分困難,不過,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自己有沒有堅持的意志。

作為傑出商業領袖,董明珠成為不少女性學習的榜樣,然而她自己卻說:「自小我沒有想過要成為甚麼樣的人物,亦不會視某一個成功人物為學習目標,因為這樣會令人變得急功近利,不擇手段地去達成願望。」不過董明珠也不是沒有要學習的東西,就是一個人的處事態度,例如前國家總理朱鎔基的情操令她欽佩。「他曾說:『我準備了100口棺木,其中一個是留給自己的。』以示他堅決肅貪的決心。朱鎔基總理的勇氣令人感動,為了國家,可以捨身。這種放棄小我完成大我的思想和精神,以及其不以私利為依歸的境界是最值得學習的。」工作時,董明珠堅持不為個人利益去爭取成績,還以不傷害企業的利益為大前提。
憑良心做事
董明珠不看重個人利益,但卻重視員工的「飯碗」。2011年內地家電業過了一次「寒冬」,行業紛紛以裁員來度過難關,相反,董明珠施行人性管理,堅持不會減一兵一將。「作為有責任的企業,不能將問題轉嫁社會。當大批被裁減的人力釋放出來,他們連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保不了的時候,會影響社會的穩定性,令社會變得動盪。而且在正常環境下,沒有理由剝奪員工的工作權利。」董明珠寧可減薪,與員工共渡難關。人在做,天在看,董明珠心懷員工得到了回報。「寒冬」過後,格力電器的訂單不斷,產品供不應求,需要大量勞動力應付,員工便成為格力的後盾,最終令業績的升幅出現逆勢增長,相信董明珠也始料未及。「以人為本是必須的。我經常跟中小企業家談如果想生意更上一層樓,首先要撫心自問:『你愛你的員工沒有?』如果對員工付出愛,企業發展一定成功。」

一直以來,格力電器只生產空調,不作其他產品投資,很多人都說單一投資太冒險了,董明珠則不以為然:「很多企業都走多元化業務,當某一種產品做得不好時,便轉投另一項目。架設了安全網,鬥心自然消弭了,沒興趣繼續做研究,對消費者是極不負責任的。我這麼堅持專注就是希望心無旁騖地開發新技術,提升產品的質量,做得比競爭者好,才有生存空間。消費者就是裁判,你的產品質量比別人高,他們會投向你。」以人出發不單只對自己的員工,董明珠同樣尊重消費者,改善他們的生活。

「產品開發的成果令別人的生活發生變化,就是企業的價值所在。」在董明珠帶領下, 赫茲變頻的技術於今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讓董明珠鼓舞,讓她更專心地創造新科技。「研究是無止境的,為人們提供方便的過程中,企業需要博大的胸懷,放棄短期的利益,不怕吃虧,才贏得市場的尊重。」有要求的董明珠怎會就此滿足,讓企業邁向國際化才是她的終極心願,而更重要的是要改變外國人對中國產品的觀念。「在外國人眼中,中國是世界加工廠,中國產品就是低質量低價錢,這是他們對中國不瞭解之故。我就是讓他們知道中國企業也可以打造優良的產品。」要加深別人的認識,形象推廣十分重要,所以格力電器的宣傳片在3月中進駐美國時代廣場大螢幕,不過董明珠強調,有內涵才談得上形象,腳踏實地發展高端產品是她的首要任務:「未來5至10年,企業會朝專業化的目標走。在製冷領域,除家用空調外,中央空調是格力近年來發力的重點。所有需要空調的場所都是我們研究的範疇,例如醫院、機房和船舶等專用空調。」

不理別人眼光
作為女企業家,在以男性主導的工業界出任高層,董明珠說曾被個別男性看扁,但卻沒有打擊她的信心:「我不是斤斤計較的人,一向都不會理會這些眼光和態度。介懷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只會令自己萬事都做不成。我覺得只要你想出創新的點子,決策讓人耳目一新,別人就會尊重你,對你另眼相看,歧視也不會存在。」董明珠還覺得女性做管理層比男性更有優勢,「女性做得出色的話,人們更覺得你了不起。不過,我沒有因為女性的身份而覺得要得到別人的同情、遷就,亦不會容許自己犯錯。我關心的是接受更多的挑戰,決策是否正確,所做的事情會有甚麼結果。」面對激烈的競爭,同業的衝擊,董明珠沒有因巾幗之軀而畏首畏尾,貫徹其我行我素、果斷、處事硬朗的作風。橫眉冷對千夫指,敢作敢當是董明珠的真我個性。

Text:Pink Cheung
Portraits: Raymond Chan

簡介
1990年
加入格力電器的前身海利空調,任職業務員。
1994年
獲擢升為經營部部長、副總經理。
2001年
晉升為總經理、總裁。
2006年
獲委任為副董事長兼總裁。
2003年
獲首屆世界華商婦女大會「世界十大最具影響力的華商婦女」稱號。
2004年起
先後分別於2004年、2005年、2006年、2008年及2009年5次被美國《財富》雜誌評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女強人」和「全球商界50大女強人」。
2007年
當選「2006 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2009年至2011年
連續3年被英國《金融時報》評選為「世界頂尖女CEO」和「全球商界女性50強」。
2010年
連續4年獲評為「中國上市公司最受尊敬10大功勳企業家」。
2011年
被授予「2010 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創新獎」。
2012年
亞洲品質網組織授予亞洲品質大獎-「2012年度石川馨-狩野獎」。同年獲頒《旭茉JESSICA成功女性》大獎。
2013年
入選美國《哈佛商業評論》雜誌「全球最佳CEO」排行榜,中國唯一上榜女性。榮膺「2013 CCTV 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