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雙手可以改變世界,與李嘉齡(Colleen)握手,她的小手軟熟靈巧,卻可以一手舉起重疊疊的三角琴面板,也可以無間斷地奏出牽動心弦、感動世人的樂曲。於2005年、以年僅22歲之齡就獲得波蘭第15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第六名的她,正式踏上國際舞台後,坦言要堅持自己的音樂路的確不容易,憑的只是一份熱誠。
香港的有趣現象是學音樂的人多,但真正視音樂為發展事業的卻不算多,在國際舞台上闖出名堂的就更萬中無一。李嘉齡笑言,從沒有刻意成為一位音樂家,小時的志願反而是做偵探或警察,因為她求知欲強,是個有正義感的人。但自4歲學鋼琴開始,她彈鋼琴的天分已嶄露頭角,7歲入選演藝學院青少年課程,師從黃懿倫老師,自此與鋼琴結下不解之緣,開展了上學、練琴、溫習、比賽的生活。「別人可能看來是犧牲了玩樂的時間,但我可沒有這樣想過。當然除了得到父母的支持,也要得到別人幫忙去發掘,我幸運地在各個階段都遇到好的老師。」
堅持的力量
李嘉齡還記得小時候的一個畫面令她深深愛上演奏鋼琴,「記得小時父母知我喜歡音樂,會買很多CD給我聽,又會帶我去音樂會,令我對音樂的興趣慢慢增加。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在文化中心的演奏會,有一位年長的鋼琴家要求關燈彈奏,那一個畫面非常深刻。」音樂就是這樣奇妙,自此李嘉齡的生活就只圍繞音樂,除了上學就是練琴,但她從不以為是苦差。「到今天我仍很記得逢星期六去演藝學院上堂的情景,很多音樂上的好友都是在那裡認識的,我們練習之餘也會一起玩耍,我想只要是有興趣的,然後就朝著那個目標進發。」
中學階段李嘉齡開始到外國參賽,12歲第一次到美國參加國際比賽,並且獲獎,大開眼界之餘,亦得到很多鼓勵。李嘉齡認為要成為一位音樂人,除了興趣外,還需要擁有堅持的能力,她就是這樣慢慢去思考到自己的路應如何走。於協恩中學畢業後,李嘉齡入讀演藝學院修讀音樂學士課程,主修鋼琴,並以一級榮譽畢業,之後獲取獎學金到德國留學。在德國留學期間,她獲得波蘭第15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第六名,比她早一屆的金獎冠軍是李雲迪。苦練多年成績終於受到肯定,李嘉齡沒有為自己增添壓力,她反而認為獲獎只令她目標更清晰。
「我的確是個對自己有要求的人,但獲獎後並非說壓力大了,只是學習去適應,因為愛彈琴就自然想做好演奏的部分,獲獎後很難說是那條路易走了還是困難了,我就只知去做好它,路便自然的走出來。彈琴除了腦力外,亦花上很大的力氣,其實音樂家的生活有點像運動員一般,堅持以外是一份定力,好好編排自己的時間。例如我經常要到世界各地演奏,通常只一個人獨來獨往,有時一落機已要趕往演出場地,我必須保持平和心態,因樂團人數眾多,別人不會特別遷就你。此外,有時雖然事前經過溝通,但可能臨場也會有意料之外的事情會發生,那音樂人就不是只顧著自己彈奏,也要考慮環境因素,迅速應變。」爭琴的日子
文靜的李嘉齡每說到演出的堅持,都可看出她是個外柔內剛的人。這種鍛煉其實早於在德國讀書時已經訓練有素。在德國漢諾威音樂及戲劇學院深造的時間,因為學生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級,課室以外,竟然經常出現有趣的「爭琴」情況。「我非常敬佩同學們,大家都為了可以多點練習,晨早7時就在學校門外等待。那個時候,你必須適應這個狀況,於是我就跟來自中國的同學團結起來,互相幫助。」那時的李嘉齡明白到,機會是要自己爭取並要好好把握。
李嘉齡說,她的優點是肯做,不怕蝕底,認識到自己的優點亦懂得怎樣練習才會對自己有最大效果。但她認為自己不善辭令,但現代的音樂人需要懂得溝通,她在這方面也要多學習。「以前的音樂家的確可以關起門創作,但現代音樂家講求與觀眾的溝通,與演藝界的朋友又可互相交流。又如教學生,作為一位音樂老師都要與時並進,我想從事音樂教育現時更像在做customer service,對學生了解,發掘他們很多不同的可能性,盡量了解學生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但當然我也一定會有我的堅持。」
現時她除了是位全職演奏家,也在香港演藝學院、香港浸會大學任教,努力地培育下一代,期望為香港製造更多的音樂家。「音樂家除了自己的努力與堅持外,身邊人幫助其發揮天分也很重要,再加上自身的熱誠。我希望憑著自己的專業可以幫助香港的學生。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要從事音樂,但如果能從中可學到紀律,學懂要付出、要分享,有這種心態的話,日後做任何事都不怕了。」
凡事都可能
作為專業音樂人,李嘉齡常常會提醒自己要保持客觀。「我會去聽不同類型的音樂會,叫自己不要主觀,嘗試去感受、去欣賞別人的風格,這樣才可讓自己不再受到局限。音樂絕對是一門終身學習,我認為自己仍有很多進步的地方,所以我會勇於嘗試各類不同類型的音樂會及演奏方法。」早前她曾參與由香港小交響樂團ArtisTree駐場計劃的Song and Dance II演出,李嘉齡用獨特的方法去演繹作曲家John Cage一份有趣的樂譜。「作曲家創作的樂譜很獨特,每個人看都可以有不一樣的演繹,我很喜歡繪畫,所以就自己剪剪貼貼,自製了一份有趣的樂譜,那次演奏會可算是一次很具挑戰性的新嘗試呢!」
跟李嘉齡談了幾小時,覺得現階段的她增添了一份成熟穩重的感覺,正處於一種悠然自得的狀況,期望她在滿滿的時間表下繼續達成她的心願,在跟更多頂尖樂團合作的時候,帶給樂迷更多驚喜的樂曲,也為培育香港下一代音樂人繼續發揮她獨有的感染力。
Text: Wincy Chan
Portraits: Raymond Chan
Videography: Matt Chi
Location: Heep Yunn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