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家地產代理的創辦人,霍碧君(Theresa)不僅展現商場女強人的氣度,言談間更流露著家庭至上的傳統中國女性美德。「這個年代,女性領袖除了要果敢決斷、發揮領導才能外,回到家裡也需運用『特異功能』,即時把聲音放輕,把工作放在一旁,化身成孩子的良師好友。」
負笈英倫修讀秘書課程後,Theresa接觸到不少法律及會計知識,打開了從商的眼界。1993年的香港經濟繁榮,樓市向好,市面上出現了不少地產代理,她與友人也開展了創業之路,創立了翡翠島物業。早於開業之初,Theresa已銳意將公司打造為「精品型」代理,不追求大肆擴充,更專注做好全面的物業方案:從物業成交、租務管理至專業的法律、稅務轉介等,提供一站式的服務。
「開地舖擴充是很容易的事,但我更崇尚策略發展。翡翠島物業不是大集團,但我們的服務卻以高淨值、好眼光為主。我們每位員工都有能力為公司創造優勢。小規模讓我可以在培訓上一對一地因材施教,令他們深明非公式化、以人為本的服務有利建立長遠夥伴關係,所以現時公司的客戶中有9成以上都是長期客戶。」
近年本地樓價不斷大幅飆升,Theresa看準商機,在2012年開始更大規模地為香港市場引入精挑細選的海外房地產項目,成為加拿大發展商Pinnacle International的香港獨家代理;其後亦成為滙華集團和Alpine Return兩家馬來西亞發展商的本地獨家代理。過去5至6年間,港人對海外物業興趣大增,憑著獨到的眼光與多年經驗,Theresa和翡翠島抓緊了順應市場需要的良機,開展了海外項目的市場推廣工作。「其實我們一直有經營海外物業代理,但當時只透過自己的網絡作樓盤配對,促成交易。直至2012年,本港樓價開始急升,我認為每一個地區都有本身的政治經濟起跌和經濟周期,好像馬來西亞大選前,市場會認為不確定因素而抱觀望,但也有人認為是入市好時機。我會為客人分析這些利好同利淡的因素,幫助他們作出有理可依、有數據可尋的投資決定。」
人人都是贏家
Theresa相信良好溝通與專業分析是留住客人的最重要因素,她的佛學修行更是生意上的引路燈。「1997年剛遇上金融風暴,公司和大市一樣,面對著有史以來最差的情況,有生意拍檔選擇離場,但我深信市場總有波動,有危便有機,只要憑著一股勇氣,一定會找到出路。佛學推動我發揮自己的福慧,認真、用心地去創造各種利己、利人的機會,幫助我跨過不少挑戰。」結果公司慢慢累積了一些銀行界的客戶,亦因此而吸引到更多其他商業客戶,在逆市中鞏固了客戶基礎,業務發展拾級向上。Theresa認為,除了為客戶帶來經濟得益,更重要是幫助他們安居樂業。「工作當然會遇到難題,但首先要臨危不亂,因為這樣才可以發揮本身的智慧,冷靜分析問題的源頭,再想出相應解決方法。」
身為公司話事人,Theresa坦言商業上的決策都是千鈞一髮,很多時一分鐘就要認清大局。「我本身也是個做事爽快的人,從事瞬息萬變的地產業務最適合不過。還記得年前香港政府突然推出辣招,物業稅大增,有客戶得知後舉棋不定,但我馬上因應最新資訊為其分析,結果他決定完成交易,物業價格這幾年間已上升不少,證明當時的決定是對的。」
凡事正念感染身邊人
身為商界女強人,Theresa認為事業家庭兩方面都做得出色才算成功。Theresa分享了她與家人的感人故事,聽過的人都不會否定她好媽媽的稱號:她的正念為孩子的成長建立了穩固的基礎。「我有一子一女,長子出生的時候少了一隻耳朵,面容上也有缺陷,剛生產後知道消息時,我頓時不知所措,完全想像不到前路還可以怎樣走下去,但是,我決定盡快收拾心情,因我不想孩子的學習對象是個怨天尤人的媽媽。還記得我的姊姊安慰我時,我反叫她不用擔心,我不欲多提只是因為不想哭而已,因為我不想自己有負面情緒,這樣會影響孩子成長。從此以後,我養成了比較樂觀、放下的性格,因為我知道不可以覺得自己是個受害者,我一定要凡事正念,才可以帶著孩子走這段不容易的路,我們才可以改寫他的命運。」
結果,兒子需要接受7次大手術。由於經常出入醫院,Theresa跟一路看著他長大的護士熟絡起來,還偶有聯絡。「護士跟我說過,她接觸過很多病人,而我和兒子可說是令她最感欣慰,也為我們感到自豪。看著我們一直以來互相支持、鼓勵對方,到今天兒子成了牙醫,路一點也不易走,但我們也做到了,所付出努力也真的沒有白費。」
Theresa的次女在加拿大修畢工商管理學位後便到翡翠島物業上班,這幾年間也成功拓展公司的海外業務。「我同樣為她感到驕傲,不但因為她在事業上做出成績,也因為她很瞭解我的想法,在公在私也在支持著我。在我們成為單親家庭後,我很努力地母兼父職,除了是家裡的心靈雞湯,也盡力做好自己的生意,希望兩個孩子可以接受最好的教育,我想這點我是成功達標的。」
經過一番努力令兒女成才,讓Theresa想到希望在教育方面回饋社會。因為她深信作育英才,可以讓新一代更懂分辨是非,更樂意為社會作出貢獻,從而令社會更和諧。「雖然未有具體方案,但我希望以後可以在這方面做多一些。除了香港,我也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生活過。但我覺得香港為我和子女創造了很多機會。我自己的生意由香港走到國際,我的孩子則在這裡接受到很優秀的教育,又同時培養了國際視野,令我們都很安心地繼續在這裡留守、發展。但相信很多人都會同意,香港人現時最大的問題是土地問題。我最希望可以為香港做到的,是一方面為資金找出路,另一方面為推動目標市場發展盡點綿力,第三方面則是協助客戶一圓香港無法達成的買樓夢,人人各取所需,達致多贏,也為香港注入更多正能量。」
Text: Wincy Chan
Portraits: Wan Sze Chuen
Videography: Matt Chi
Location: Porter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