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職場攻略】你必須叫醒那個處於舒適區的自己!

愈來愈多人覺得,即使沒有那麼有錢,仍然可以很好地度過這一生。謀不到好工作就宅著,有父母有房產有依靠,對自己的未來沒有清晰地規劃;選擇工作挑肥揀瘦,錢多活少離家近成了擇業最佳準則;進入一家企業,想的不是如何提升職場力,而是儘量能少做就少做,因為相信,多做多錯,不做不錯的神奇理論;即使每天的工作重複枯燥,也很安於現狀,偶爾還會感慨下歲月靜好;羡慕公司那些叱吒風雲的人物和光鮮的職場履歷,但是如果要拼盡全力,付出時間和心血,那麼還是選擇放棄,待在自己的舒適區。

如果長此下去,會變得愈來愈沒有競爭力,愈來愈沒有存在感,雖然現在人不會輕易餓死,但貧富差距卻在不斷增大。社會上仍然存在著明顯的階層,不管是來自經濟、教育,還是衣食住行。

 

一、高級的世界不縱容得過且過

不去世界多看看的人是不能理解同一世界中不同文化的並存與合理的,而那些有趣,健談,充滿活力的人們,因為看的多,眼界總是更寬闊,閱歷更豐富,人生也更具魅力。

如果你沒有開過所謂的好車,你可能永遠不知道車的操縱感會有這麼大的差別;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是不同的,你有什麼樣的主觀意識,就會有什麼樣的目標,不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標,就無法見識更廣闊的世界。

為了不讓我們在自己的舒適區心安理得的待著,我們需要一些欲望,需要所謂的野心,需要去學習和改變,雖然這不是一件輕鬆的事,但卻是一建非常有必要做的事情。人生的很多遺憾,就是太過縱容自己的留下來的,回想過去,遺憾沒有在最好的年華里修煉自己、沒有冒過的險、沒有追求的夢想……

二、離開舒適區,拒絕”積極廢人”

很多時候,我們對於自己的人生的確充滿了上進心,但空有上進心,並不足以給我們帶來實質的改變,我們還需要克服自身的懶惰,才能夠有所收穫。

從以下四點來改變自己吧:

1、用「願景」來激發內在動機。也就是想像你學成或掌握某項能力技術之後的樣子、生活等情景,這些美好的願景可以激發你堅持努力。

2、把自己放在特定情境中感受氛圍。想要想提高某方面的能力,就去接觸那領域優秀的人,去瞭解那種自己想要的能力,掌握之後會給自己帶來的各種視覺化結果,以此來增強自己內心的感覺。

3、用清晰的目標和行動計畫來激發內在動機。具體清晰的目標和計畫,會給我們一定的方向性和引導性,可以讓我們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麼,有的放矢。要把目標具體化,同時有考量標準。

4、學會躲避誘惑。大部分人的意志力是薄弱的,很難挑戰誘惑,既然不能戰勝它,那我們就「躲」著它吧。

 

三、你的職場生涯,只差一個野心

人越是努力,翻開的書頁就越多;越是努力,身邊人的層次就越高;如果把野心比作登山,開始嘗試攀登的話,就能明白距離山頂是多麼遙遠。憑藉自己的力量拼命攀登到一個地方後,向下俯視美妙絕倫的風景,體會到滿足感和幸福感,之後你就會希望欣賞到更美的景色,獲得更大的滿足,從而為體味更多的幸福而不斷向上攀登。

 

資料來源:《CFO視野》

Photo:網路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