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喜歡「有破壞無建設」的同事。哪怕最難相處的人,聽了這話也會舉雙手贊成。
這就引發了一個問題:如果妳「有破壞無建設」的話,妳能意識到嗎?有沒有可能妳就是那個嚴重破壞團隊建設、降低他人工作效率的人?
以下3種壞習慣與解決之道,降低妳在不經意間變成「職場帶毒者」的風險:
1. 冷漠
妳的熱情程度——是否友好、關懷並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以及是否懷有善意,這也是他人初次與妳接觸時最先了解的一點。
如果妳表現得十分熱情,那麽在同事眼中,妳指揮其他人做事就更可能是為了幫助他們,妳會時刻把大家的利益放在心上,那麽他們在質疑妳時就會往好處想,而且在解讀妳的行為時也會更寬容。問題是在工作中,大部分急於證明自己的能力和聰明才智,因此忽略了展現自己溫暖熱情的一面。
解決之道:
— 提升妳的熱度,有意識地去關心他人;
— 說話和傾聽的時候,應該多和他人進行眼神交流;對周圍的人和事物保持興趣;不時點頭,表示妳理解他人對妳說的話;保持微笑,特別是他人對妳微笑的時候。
— 最重要的是,要實實在在地關註他人的說話內容。
— 妳必須表達出來。所以,要努力表現出妳跟他們是站在一起的。
2. 自私
「職場帶毒者」通常會認為,這是我的世界,妳只不過是生活在其中的一員罷了。如果妳只專註於眼前的工作,兩耳不聞窗外事,一門心思地埋頭苦幹,這種情況就有可能發生。其他人會認為妳在大包大攬,對其他人管東管西,或者在分工和協作上存在問題。
解決之道
— 最自私的人不會意識到他們自私,而且幾乎所有人都不想成為自私的人。
— 妳要時常花時間從同事的立場出發考慮問題,如此才能了解他人的想法,多去了解那些妳並不熟悉的同事。
— 最重要的是,妳要表達自己的感受,讓對方知道妳尊重他們,多說一些類似於,「很抱歉讓妳去處理……」「我想妳肯定覺得……」的話來直接展現同理心。
3. 教條
他們比一般人更容易過度自信,並且以自我為中心,還普遍堅信永遠都要死板的遵守規章制度。以預防為重點的人往往一門心思都在保證安全上,他們一般都會規避風險,擔心由於疏忽而產生問題,他們的優點在於工作周密、準確。
解決之道
— 坦誠,盡管妳本意是好的,但妳認為的有道理、負責的行為,可能會破壞整個團隊。
— 面對規章制度,尤其是那些既不違背道德也無關法律的規則,多一些靈活與寬松。
— 而且,當妳放水時一定要對同事言明,這樣才不至於白當了好人。
— 最後,如果妳真的必須堅持規則,花一點時間向其他人解釋妳的想法,告訴他們原因,以及這樣做會給團隊帶來的好處。
(圖片來源: 網絡)
作者:Heidi Grant Halvor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