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長期從事某種職業,在日復一日重複機械的作業中,漸漸會產生一種疲憊、困乏,甚至厭倦的心理,在工作中難以提起興致,打不起精神,只是依仗著一種慣性來工作。或者,從職業的最初開始,自己的成長和發展改變了生活中的激情和偏好。因此,加拿大著名心理大師克麗絲汀-馬斯勒將職業倦怠症患者稱之為「企業睡人」。據調查,人們產生職業倦怠的時間越來越短,有的人甚至工作半年到八個月就開始厭倦工作。
符合這種情況的人數超出你的想像。根據2017年的一項蓋洛普調查,美國只有三分之一的員工覺得自己對工作很投入,大多數員工對他們的工作不滿意。如果你發現自己的興趣在工作中逐漸衰退,不要失去希望。可以想辦法再次點燃激情,或者至少做些小小的改變。目前的科學研究提出了一些方法,重新構想平凡職業的存在意義。
1、評估一下你想從工作中得到什麼
事實上,根據耶魯教授Amy Wrzesniewski的研究,人往往分為三類:有些人把他們的工作當做一種職業;另一些人則認為這只是一份工作;還有人認為這是一種召喚。正是第三類人,毫不意外,他們表現得更出色,對工作有著更大的滿足感。
對你來說,關鍵是要確定你現在在乎什麼——是什麼驅使你,你對什麼充滿熱情,真正激勵你的是什麼——然後從那裡開始。
2、看看工作是否有可塑部分。
關於工作塑造已有相當多的研究,就是調整工作的某些方面以獲得更強的意義感和滿足感。在用個人感覺有意義的方式對工作進行重新設計後,人們會變得非常高效和富有想像力。
3、在工作之外點燃激情。
可能是一個曾經告訴自己沒有時間繼續的潛在愛好,或是一個與工作或事業無關的個人專案,或是一項允許你在小範圍內嘗試創新或創業想法的「副業」。在工作之外有一個發洩激情的途徑,可以平衡每天朝九晚五工作的單調。這些鼓舞人心的努力甚至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正溢出效應,給予你能量和靈感來塑造你的工作,或重新投入到工作中你真正喜歡的部分去。
4、如果所有這些都失敗了,做一個改變。你的重點和需求發生變化了嗎?你能調整或「翻新」工作嗎?或者你需要繼續前行嗎?當然,如果你選擇改變職業,要仔細考慮清楚、做好準備。跟你可能感興趣的專業人士建立聯繫,打理好個人的財務狀況,在改變之前測試一下新職業(也許是在週末或晚上)。突然變化的一切會讓人感到畏縮,但如果在工作中真的感到極度不安,考慮一下這個選項是很重要的。
Text:安迪·莫林斯基
Edit:Yolanda Qin
Photo:網路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