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生像一場盛宴,總有相聚離散

與個案的會面中,能說得出來的治療方法不勝牧舉:基模治療、EMDR 治療、情緒為本治療……但更多的其實是,共同經歷的高山低谷、同哭同笑、對過去人生的反思、對未來生活的探索與建立。

以往的文章大多談及治療的開始和過程,有人不禁會問:治療會有結束的一天嗎?

當然有啦。前陣子,剛跟一位個案分別了。

她最初是因為感情事而跟我約見的,第一次見面的畫面,我仍歷歷在目。或許是身有所感吧!我那天也流了不少淚。(是的,我在治療中很常流淚。當然,不哭我也是可以的,但為甚麼不能哭呢? 我希望「以身作則」────學懂怎樣痛怎樣哭,對我來說是人生一大學問。)

由最初的每星期見面,到每兩星期,到後期,有一段時間她需要到外地公幹。那時她已好多了,我就提議不如先暫別,有需要的話,隨時找我。記得那天我在治療室輕輕地抱一抱她,祝她一路順風。

後來她電郵給我,說不如一起多走一段路,於是我們在 Zoom 見面了。那時,我見證了她在人生十字路口中的疑惑,對未知的不確定,也有對新階段的期盼。我們一起耐心地容讓不安的存在,同時建立踏出舒適區的勇氣。我還打趣的提議她在年中弄一個 New Year Resolution。列清單的時候,她也沒多大信心可以在今年做到。我說,就試試吧,No loss。想不到,數月後她已「全數達標」了,還笑說以往的 New Year Resolution 從來未成功過。

在最後一次見面,她謝謝我跟她度過了人生最黑暗的時間,還說記得一年前自己的模樣,沒有遇上我,不會這麼快好起來。我笑著糾正她,說我從來不會去加快改善進度,萬物皆有時,我只是在她身旁扶持,左推推、右托托,好讓她別掉進坑、別墮進深淵,路還是要她自己走的。

「對,是少走了冤枉路。」她說,我想來也對。

佛家說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有些苦是人生中無可避免的,是人生本來的「設計」,但有更多的苦,是因為我們的依戀執著,是因為我們否定、抗拒、逃避人生必然的苦而徒然加添的。

我很喜歡美國神學家尼布爾一段著名的寧靜禱文(Serenity Prayer),在靜觀課程中,有時會用作課程的結語:

祢賜我從容平靜的心,接受不可改變的事,

賜我勇氣,去改變應該改變的事,

並賜我智慧,去分辨甚麼是可以改變的,甚麼是不能改變的

這是我治療中,不!應該說是我人生中的格言。夜深人靜,想想當下生命的苦,是必然的,還是我執而來的呢?若是可改變,但暫時未能放開的話,沒關係,就多等一會兒吧!自己知道就好了。

我將她送到治療室門口時,她突然張開雙臂,示意跟我擁抱分別,讓我想起中期我們的暫別擁抱。在那溫暖的連結中,我心中突然升起一陣悸動。她彷彿在告訴我────人生盛宴,五味皆陳,無論甜酸苦辣,從此我都能坦然面對。

*以上故事純屬筆者從臨床經驗中編寫,並不反映任何個別人士的經歷。

何欣容, Connie Ho, HealThySelf, 臨床心理學家, 心理學家, Health,
何欣容 Connie Ho
HealThySelf 創辦人;香港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靜觀導師;大學講師
曾於醫管局總部、衛生署及社福機構工作,現為私人執業。相信每個人內在都擁有讓生命轉化的力量,希望透過靜觀及心理治療喚醒這力量,使每個人都活得更自在、滿足。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yself.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