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明霞於我們親切感十足,也許因為她一路以來的成長和蛻變,我們都歷歷在目。 12歲那年,她一鳴驚人,在美國西雅圖第二屆友好運動會拿下 10 米高台跳水冠軍。 13 歲,在第六屆世界游泳錦標賽 10 米高台賽事再度奪冠,成為泳壇上最年輕的世界冠軍,載入《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此後三屆登上奧運冠軍寶座,共摘下 4 面個人金牌。 「做運動員肯定要吃苦,不可能不吃苦就做世界第一。」作戰時舉重若輕,其實有苦自己知,現在千帆過盡才說出來:「當你參與同一項運動久了,中間總會有想放棄的時候,也許會因為競爭對手很多,成績不及以往般好,也會被傳媒影響,感到壓力。」伏明霞說,唯一能做的是不顧一切,勇往直前。 「我覺得我是挺開朗的,很多事情我睡一覺都忘記了,這就是我的減壓方法吧。」咬緊牙關練下去,1996 年奧運終於狀態回勇,贏得雙料冠軍。伏明霞從跳水隊退役後,很快組織了自己的美滿家庭。 2001 年,她在香港邂逅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翌年火速結婚,現已育有一女兩子。伏明霞說,現在許多心思都放在「相夫教子」上面,她對孩子的期望很簡單─「健康、平安、幸福,做一個善良的人,將來多做善事,幫助別人。」做善事,行有餘力,何樂而不為?父母就是好榜樣。梁錦鬆身兼國際小母牛香港分會主席,夫唱婦隨,伏明霞也積極投入小母牛慈善工作。從2005年開始,她熱心為小母牛募捐,並每年與組織一起邀請港人和捐款人探訪內地,先後去過雲南、青海、四川和安徽。 「送人牛奶,不如助人養牛」,一直是小母牛的行善理念,它跟伏明霞踏實做人、自食其力的信念出奇地一致。 「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才能真正的脫離貧困。」伏明霞說自己做公益,每次探訪,都是一些偏遠地區,需要舟車勞頓,期間挑水、摘菜,體會貧農生活。 「只是盡自己微薄的力量,就能幫助別人,而且對受助人來說,幫助是一生一世的。從他們的眼神看到,他們真的非常感恩。」幾次探訪後,伏明霞對做人處世有了更深切體會。 「其實我和許多人已經很幸福,其實我們不該再為小事情而煩惱,遇到不開心的事情也毋須受它影響。其實我從來沒有想過怎樣的人生才算精采,也沒有刻意追求,所有事情都不在我計劃之內,但就是發生在我身上了。總之遇到了,就完成它,一步一步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