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團隊中,如果有一個成員做事拖拖拉拉、工作態度不端正,那麼整個團隊的士氣和工作效率都會被拉低。巴布森學院管理學教授艾倫•科恩認為,「同事缺乏團隊精神會帶來很多負面結果」,如何與這種人和睦共事?
1、不要急於下結論
在輕易認為某人做事懶惰、不守誠信之前,我們應該「做一點探究」。也許這個人的行為動機會讓你大吃一驚:可能因家中急事導致工作分心;或者還沒有找到最好的工作狀態。科恩說,「你要避免對這個人下定論,尤其是如果想將他們的行為歸因為不良動機。 」
•開始溝通
你可以向同事提一些友善的問題,心平氣和地溝通,而不是指責他們。你可以問對方,「你有什麼其他事得趕緊做」,或者「什麼可以調動你的積極性」之類的問題。這將會讓你從對方的視角出發,更為深入地去觀察整件事。
•邀請同事參與
如果其他團隊成員避開接觸沒有團隊精神的夥伴,問題會更加嚴重。因此,你可以帶個頭,與他們好好相處而不是一味地排斥。互動越多,團隊也就越和睦。科恩說:「理解一個人以後你就不會去憎恨他了。」
•重溫團隊使命
有時,團隊可以通過不配合的成員發現隊伍中潛在的問題。通過他,可以發現團隊正在喪失什麼。科恩說,也許是團隊本身存在問題,或者隊員的任務分配不夠明確。因此,可以借此機會深入瞭解團隊及其理念,發掘實現目標的最佳方法。明確這些有助於提高團隊中每個人的使命感和工作效率。
2、責任到人
一旦對任務展開深入的探討,可以趁熱打鐵將任務細分到每個人。「不要以為每個人都知道他們應該做什麼」,科恩說。尤其是沒有團隊精神的員工很少或者根本就不知道他們該幹什麼。因此,需要做的是弄清楚工作事項中是否歧義或混亂的地方,然後幫助同事明確職責與時限,更好地瞭解他們的工作。
3、找尋新的機遇
一個員工不會僅因為感到困惑而影響工作效率,還會認為被指派的工作沒有意義且無聊。他們希望有更多的機會來提高自身技能。這時就要求團隊重新給他們安排工作,甚至可以非正式地讓他們展示自己的才華或者傳授給他們新技能。大衛表示,「員工對團隊的付出會隨著他們責任的增加而增加。
4、注意事項
•應該:
1.詢問你的同事的興趣愛好,分析其行為動機,以便更好地瞭解他們。
2.利用這個機會重新審視團隊的目標理念。
3.尋找機會,根據缺乏合作精神的員工來完善團隊設置。
•不應該:
1.在沒溝通之前輕易對某人下定論。
2.放任團隊存在的問題。應該多互動,創造更好的團隊凝聚力。
3.預設每個人都清楚知道自己的責任,而不是明確團隊成員的角色,讓他們知道自己被賦予的期望。
Text:卡洛琳•奧哈拉
Edit:Yolanda Qin
Photo:網路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