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否想過,為何稱呼上司做老闆,下屬做「馬仔」?表面上好像有貶意,但我猜想這是一個生動活潑的比喻。將帥必有神駒,才可勇戰沙場。
遇到他是我一生的福氣!
我:你的退休生活如何?有否覺得太單調?
他:當然沒有以前與你們一起勇戰沙場那麼精彩,不過人生階段不同,戰場也不同,要學習的事情比以前更多,仍在適應學習中。
我:很懷念與你共事的日子,沒有你的提攜,我那有今天的發展。我雖不是千里馬,卻有幸遇到你這位伯樂。
他:哈哈,差不多20年了。你還是常常掛在口邊,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像你這樣的「馬仔」真是百年一遇的難得。
有否聽過千里馬的故事?
春秋時代,楚王想得一匹千里馬助他東征西討,便命相馬專家孫陽去尋找。孫陽尋遍天下,可是千里馬仍杳無蹤跡。在回楚的路上看到一匹馬拉著鹽車艱辛前行。當孫陽走近鹽車,馬突然昂首嘶鳴。望著骨瘦如柴的馬,孫陽好像聽到馬兒的辛酸悲苦。他輕撫馬背,脫下外衣蓋在馬背上。「請把這馬賣給我。」孫陽對駕車的人說。駕車人二話不說便賣了這無用的廢馬。孫陽牽著馬兒愉快地去見楚王。「甚麼?這瘦弱的便是千里馬?」楚王真的無法相信。「大王,這馬長期吃不飽又受鞭打及浪費生命在拉車上,才弄到如此廋弱不堪!只要半月,馬必再展神駒風采!」楚王半信半疑,姑且一試。果然不出半月,馬變得神駿飛揚。楚王跨馬提鞭,人已在百里之外!千里馬伴楚王成就了無數功業。
看完這個故事,你或許會問孫陽何許人也?他便是在韓愈筆下無人不識的「伯樂」(註)。千里馬常有,但伯樂難求!他是我十分敬重的老闆、人生的啟蒙導師、最有風範的領袖。他教曉我不是辦公室成功秘訣,而是當領袖必須有「知人之明、用人之才、容人之量」,才可以令豪傑歸心,成就功業。作為團隊的主管,我活像導演,為團隊搭建舞台找對劇本,讓他們在台上盡情發揮。當他們贏得觀眾掌聲,便是我最大的回報和驕傲。
工作生涯匆匆而過,任何功業也難永存。讓人銘記於心津津樂道的始終是人和情。我確信,真正的領袖必能在他人生命中留下永不磨滅美好的回憶印記。
註:伯樂本是星宿的名字,相傳為管馬天神。後人稱善長鑒別馬兒好壞的人為「伯樂」。
Text: Ruthia Wong 王月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