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業發展歷程中,你的位置其實只有兩類,要麼是別人的上司,反之就是他人的下屬。在你畢業後的4、5年時間裡,通常以下屬的身份處事。習慣了做下屬,晉升後反而不自在,帶團隊就成了一道「坎」。
團隊管理需要做到:
一、不選貴的,只選對的。
在搭建團隊初期,招兵買馬是首當其衝。篩選簡歷的時候,往往會從薪酬一欄去挑選,比如招聘HR主管,月薪8K\10K\12K,片面的認為候選人高薪,就是有能力。
某某候選人通過獵頭、熟人的推薦,沒有通過嚴格的初面、二面,直接錄用,這種過分信任他人的作法,給今後深埋一顆「定時炸彈」。
此刻,必須提高警惕,無論何時在公司出現人員缺口時,對合適的候選人進行初面、二面是基本要求,高端人才還需終面(一般由董事長、總經理、人事總監組成考核小組)。
甄選出符合企業戰略發展的那一位加入團隊,才稱的上選對人。
二、看似有能力,其實是「贗品」。
所以,在用人上,必須遵守4大原則: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
有德無才,培養任用;
有才無德,限制錄用;
無德無才,拒絕不用。」
對待關鍵性人才(銷售員 、技術員等)做好背景調查是非常有必要。
三、說的好聽,背後防不勝防。
女性作為職場半邊天,既有90後、80後,又有70後。在這年齡段中,顯然80後是職場主力軍。
面試說好的不準備「二胎」,二個月後就跟我提出離職申請,真是防不勝防。這事不怪她,只怪我太年輕,相信別人的「真誠」。不言而喻,我的潛臺詞指:錄用已經生過一胎的女性下屬要引起重視。否則會讓你「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四、改變思維模式,正面激勵。
只要是人都會犯錯,上司在培養下屬要學習互聯網+思維,運用情懷、套路,不然out的並非下屬,而是你。
老套的土方,下屬犯錯當眾面前就批評,不留面子。換位思考,這其中的利害關係,你「罵」是爽,下屬就不買帳。新時代下的培養下屬不是靠「罵」出來的,而是要多維思考,多點人文情懷,靠的是你的「情」。
五、送魚兒,不如授人予漁。
「跟對人,做對事」這是職場上的制勝利器。
作為上司一定要搞明白一件事,你招聘的下屬進入公司,其看重的是公司發展前景,還是自身的職業發展前途,我相信大多屬於後者,給與下屬更多的是教練式的方法,並非赤裸裸的指令。
我指導下屬工作運用四步驟法:
第一步,明確問題點,讓下屬知道問題的背景,明白到底是甚麼事、甚麼問題。
第二步,讓下屬自己先思考解決的方案,至少1-2個。
第三步,要指出下屬方案的可行性,不足之處和改善點。
第四步,交代下屬去執行實施方案,並全程監督,避免執行偏差。
教給下屬思考問題的模式,才是上司的必修課。
六、穩住才是打好一手「爛」牌的關鍵。
「穩住我們能贏」,在職場上亦是如此,在一年裡連續離職10個下屬,正常情況下都會失去信心,懷疑人生。此刻,第11位下屬出現,並且果斷終結「黑暗歷史」,實在是振奮人心,意外收穫。
資料來源:《 三茅網》
Photo:網路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