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想升職加薪?先盤點你的職場資本

不管是跳槽還是尋求內部晉升,關於職業發展這個話題,想必大家都很關注。但每每問及個人的職業規劃是甚麼,做了哪些準備時,得到的回答大都是含糊不清的。更有甚者乾脆將職業發展寄託於單位,一旦沒有達到個人期望,反而會抱怨單位沒有提供機會。殊不知,機會來了,也是需要自己能夠接得住。

 

資本一:專業積累

一般而言,專業積累是職場的敲門磚,尤其對於新任管理者來說,還需要利用專業能力快速樹立個人威信和團隊影響力。若你正處於想要轉型的階段,一定不要抱有在未來崗位上學習的心態,因為從上級的角度而言,都希望用「熟練工」,而且職位越高,留給個人學習和適應的時間越短。

請思考︰

我的專業能力在行業內/公司/部門中處於甚麼水準?

我有信心利用我的專業能力解決工作中的複雜問題嗎?

我能利用自身的專業積累指導培養他人嗎?

資本二:多樣化經歷

多樣化的經歷要趁早,千萬別貪圖舒適,一個崗位做到底。不然的話,你會發現自己的眼界越來越狹隘,職業通道越來越窄。

請思考︰

部門內部有幾類崗位,我是否都輪崗過?

我從事過與本職工作相關的其他工作嗎?或瞭解過嗎?

我未來的職業目標是甚麼?需要具備哪些履職背景或經歷?

 

資本三:清晰的自我認知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同樣的職業路線,認清自己的個性、優劣勢等才能更好地找准職業定位,揚長補短。

請思考︰

我的性格、做事風格等是甚麼樣的?適合甚麼樣的工作?

我的優劣勢有哪些?是否符合未來崗位對能力的要求?

工作/團隊中我期望承擔甚麼樣的角色?他人對我有何回饋?

 

資本四:成長型思維

「成長型思維」由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提出。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自己的能力是可以通過努力獲得培養的。

面試中經常會遇到「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的人,前者在講述困難事例時,常伴隨著許多解決問題的方法,並且心態積極,即使沒有達成也能夠坦然接受。而後者在講述困難或挑戰時往往伴隨著很多內心的糾結、無力感等,有時是迫於壓力或需要在他人的支援下推動事情開展,當再現失敗事例時還會有負面情緒流露。

思維模式會直接影響個人的行為,具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更樂觀自信,更願意接受和正視挑戰,獲得職場成功的概率會更大。

請思考︰

面對以下情景時,你的第一反應是甚麼:

當上級分配一項難度很大的工作時。(如畏難還是興奮)

當工作推動中遇到阻礙時。(如無助還是肯定有辦法)

當同事出色完成一項工作時。(如嫉妒還是高興)

 

資料來源:《智鼎人才官》

Photo:網路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