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旭茉JESSICA》成功女性 2010 –包陪麗 CISSY PAO

CISSY PAO

香港藝術中心監督團及委員會名譽主席

懂得平衡的藝術家,除了審美眼光之外,也需要懂計數。

包陪麗本身也是一位藝術家,十多年前回港定居後,她決定暫時放下畫筆,努力在商界裡學習,成為一位出色的企業家。「我想推廣藝術,但最初只是不經意地一步一步走,結果卻沒有停下來。當年Chris Patten﹝末代港督彭定康﹞委任我擔當香港芭蕾舞團主席,只說是代任好幾個月。」她笑言,自己是一股傻勁接手,逐步去糾正舞團的營運效率,一做竟是10年。藝術行政的經驗讓她在2006年接上香港藝術中心主席一職,並於6年後轉為名譽顧問,同時繼續任職香港公共藝術董事會主席和藝術節目委員會主席。中心早於1977年的經濟黃金期成立,但過去十多年香港經濟動盪,連藝術發展的速度也被拖慢。「藝術與經濟是相互影響、互惠互利的。」包陪麗明白搞藝術不能只由一小撮人做起,她銳意發展的公共藝術,就是希望藝術作品能夠融進生活,配合環境需要而衍生不同功能。2005年她以父親的基金名義(Sir Y.K. Pao Foundation)撥款在港發展公共藝術,期間卻遇到不少挑戰和阻力,更直言「由上而下都沒有人反對拓展公共藝術,但也沒有人願意負責承擔。」雖然感到沮喪,但她堅信未來公共藝術的發展會得到政府及市民的普遍支持。她銳意將藝術融入城市建設中,讓環境、藝術與人產生互動。

位於香港藝術中心、由包氏基金創立的包氏畫廊,為不同類型的藝術家提供了展出交流的空間。包陪麗知道藝術不是刻意經營,提供自由的空間才最重要。正如1997年起她擔任香港芭蕾舞團主席,就是憑著生意人的準繩眼光,加上對藝術的觸覺,看清搞藝術需要的就是“business of art”。「其實藝術有很多可行性,即使籌集經費也有一套技巧,令藝團得益的同時,雙方都要有得著,讓表演項目變得更有意義。這就是所謂的Art of Business、Business of Art。」在生活中享受藝術是她心目中最美好的事。「我想我算是個頗懂得平衡的藝術家,除審美眼光外,也要懂得計數。」包陪麗這些年來不斷為香港藝術文化作出貢獻,培育藝壇後輩。談到祖輩的教誨,她笑說父母給的自由度就是最佳的教育方法,讓她可以隨心而為。

回顧與展望
2014年包陪麗的事業攀上新的階梯。她在香港上環Soho 189及上海西永平里同時發展一個類似「武康庭」的時尚藝術消閒空間,為兩地都市人提供一個與眾不同的聚腳點。去年她的藝術成就再次受到肯定,獲委任為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成員。身負多一重身份,她坦言「很開心可以在香港的文化範疇上作出貢獻」。

2004年 與姊姊包陪慶一起獲頒「香港舞蹈年獎」傑出成就獎,表揚其對香港舞蹈發展的貢獻。現在仍是香港芭蕾舞團的名譽主席。
2006年 獲委任為香港藝術中心監督團及委員會名譽主席。同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銅紫荊星章。
2010年 獲頒《旭茉 JESSICA》成功女性大獎。同年獲「中國女企業家協會」頒發「2010 中國創新力女企業家獎」。
2012年 成為全球11位獲「萬寶龍國際藝術贊助大獎」得獎人之一。
2014年 獲委任為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成員。

2004年	 與姊姊包陪慶一起獲頒「香港舞蹈年獎」傑出成就獎,表揚其對香港舞蹈發展的貢獻。現在仍是香港芭蕾舞團的名譽主席。
2006年 	 獲委任為香港藝術中心監督團及委員會名譽主席。同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銅紫荊星章。
2010年 	 獲頒《旭茉 JESSICA》成功女性大獎。同年獲「中國女企業家協會」頒發「2010 中國創新力女企業家獎」。
2012年 	 成為全球11位獲「萬寶龍國際藝術贊助大獎」得獎人之一。
2014年   獲委任為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成員。

得獎年份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