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多麼勇敢、多麼聰穎,或者多麼努力地工作,都會有被壓力壓得喘不過氣的時刻,這時你的情緒就被觸發了。當你的情緒被觸發,你的大腦就被情感掌控,失去了解決問題、做決策與理性思維的能力。
考慮到工作壓力每年導致12萬人死亡,因此我們如何對付這個問題可謂生死攸關,這是關係我們的健康、幸福與生產力的一個決定性因素。
1、為了更好地管理壓力,我們可以先瞭解自己在壓力之下的反應:
• 壓力如何影響你的身體(比如:胸悶、出汗、胃疼、頭疼等)?
• 壓力如何影響你的心理與情感(比如:感覺失控)?
•你是如何降壓的(比如:笑、冥想、做瑜伽、閱讀等)?
識別出觸發因素是幫助你提升情商與適應力的一個關鍵部分。
2、如果你關注你所經歷的壓力、壓倒性情緒與沮喪的次數,你需要開始注意一種形式,通常總會是某人或某事觸發某個壓力反應。
一些我們都熟悉的壓力來源包括:工作、孩子、財務、人際關係、疾病、缺乏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好消息是,一旦你意識到觸發因素,你可以選擇如何反應面對。下列問題有助於你識別觸發因素:
·當______________時,讓我感到氣憤
·當______________時,我感覺壓得喘不過氣
·當______________時,我感覺被侵犯了
·我認為__________________是粗魯的
·工作中我希望人們能____________
·當______________時,我會發瘋。
·當我到公司並且__________時,我會發怒
在社會心理學中,基本歸因錯誤指我們通過他人的行為評定他人,並且認為是其性格一部分,但是評定自我的時候卻根據我們的意圖來。本質上,我們習慣於對於人們的意圖做假設,對其行為吹毛求癡。當他們表現出一個我們不喜歡的行為,我們就認為這是一個性格缺陷。我們沒有意識到的是,當我們這樣評判他人時,我們也增加了自我壓力。
3、當下次某人說了或者做了觸發你情緒的事情時,你可以練習一下,承認並且理解自身的情緒。假設別人的意圖是積極的,對他們的行為作出最寬容的解釋。當你將注意力放在對一個人或者一件事情進行最積極的詮釋上,你開始看見事情不同的面。
4、為了付諸於行動,從識別那些挑戰你情緒的情況開始,然後問你自己:
1.它是如何在身體、情感與心理上影響我?
2.是什麼觸發了這些感受與情緒?
3.我可以做什麼來掌控情形並且更有效地應對我的情緒反應?
適應力是我們可以訓練與磨練的一項技能。雖然我們的生活中不乏壓力,但積極地管理這些觸發因素能夠更加掌控自我。通過訓練這些技能,不僅能減壓,還能提升你的情商、毅力與適應力。
Text:AnneGrady 來自《哈佛商業評論》
Edit:Yolanda Qin
Photo:網路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