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據說70%人解決的都是「假問題」

管理者的真正困難,並不在於解決問題,而是弄清楚問題到底在哪。他們向來都是行動派,很容易在尚未真正弄清問題時,就著手開始解決。然而,獨特的解決辦法,往往來自于重新定義問題本身。瞭解以下重構問題的7個步驟,説明你有效解決問題。

1.確保重構問題的合理化。
你首先要做的是在團隊中讓重構方法合理化, 創造出可以實施方法的對話空間。你可以和團隊分享例子,說明重構問題特別有效——能夠充分說明它與單純診斷問題有何不同,以及可能達成的結果要好得多。

2.讓局外人參與討論。
從局外人角度看問題,對迅速、恰當地重構問題至關重要。

•尋找「擴展邊界者」。最有用的建議,往往來自那些瞭解你的世界,但又不完全置身其中的人。

•選擇能暢所欲言者。考慮選擇那些職業發展不會受到問題團隊影響的員工,或是一貫敢於對管理層說實話的員工。

•期待建議,而非答案。當局外人介入時,一定要明確地讓他們挑戰群體的思考過程,並且鼓勵問題責任人聆聽局外人提出的建議,而非從他身上尋求答案。
3.讓每個人對問題進行書面解讀。
每個人對問題的各自解讀,應該在討論前就進行收集。如有可能,你可以讓與會者發送郵件說明一下,一定要寫成句子;然後把收集到的問題解讀都列在白板上,讓所有人都能看到,並在會議上給予回饋。請你務必注意他們的措辭,因為哪怕不重要的詞語選擇,也能為問題帶來新的角度。

4.反思疏忽了哪些方面。
當面對問題描述時,人們往往傾向於聚焦「說了什麼」等細節,容易忽視「沒有說什麼」。為了糾正這種偏差,我建議一定要明確地詢問疏忽或遺漏了什麼。

5.識別問題所屬類型。
改變人們看待問題的視角,往往可以產生非常大的變化。激發這種變化的一種方法是,讓大家想清楚團隊具體面臨哪一類問題:是激勵問題、預期問題、態度問題,還是其他問題?

6.分析積極特例。
為了找到其他構建問題的方法,你可以多留意那些沒有出現問題的情況,然後自問這些特例有何不同。通過分析這些正面特例(有時也被稱為「亮點」),你往往能發現之前沒有考慮到的潛在因素,還能緩解討論的緊張氣氛。

7.權衡參與各方的目標。
明確關注參與各方的目標,先澄清、再質疑。重構效果強大,但需要假以時日多加練習才能駕馭。在你越來越多地練習重構,並推動團隊對該過程產生信任時,也要做好準備,迎接可能偶爾出現的混亂和迷茫。

作者:Thomas Wedell-Wedellsborg
Photo︰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