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LinkedIn上看到很多有內涵的職場美文,很多內容其實對於職場人士來說都是很好的借鑒,今天想要推薦的,就是格雷先生的一篇文章《新型職場癌:不體面》,重點摘要如下:
回顧我自己的職場經歷,那些決定我職業生涯、甚至人生的關鍵時刻,都是禮貌和體面暗暗幫助了我:
因為行事待人都力求體面完滿,我在職場持續獲得升遷。
真正高級的禮貌體面有以下四個層次,每提高一層,就越能更好地體現出禮貌和體面。
第一層
努力做到不給別人添麻煩
如果要給禮貌和體面定一個基本的準繩,我覺得就是七字箴言——不給別人添麻煩。
看這些行為是否禮貌體面,其核心就是行為本身是否給他人添了麻煩。
從工作角度來說,收到郵件沒有及時回復,而是延遲了好幾周才回,讓整個項目因為自己的原因慢於預期,影響了別人的工作,影響了團隊的工作,也算是給別人添了麻煩。
如果凡事都以不給別人添麻煩為基準的話,那你自然而然就會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著裝打扮,逐漸改進反覆運算,不需要那些禮儀的培訓也能成為一個基本得體的人。
第二層
嘗試學習讀懂空氣
「讀懂空氣」——我的理解,簡言之就是根據現場的氛圍和情形作出合拍的行為。
在婚禮上,氛圍是愉快而莊嚴的,在這種氛圍下,穿著正式,保持微笑,真誠地祝福新娘新郎,不隨意開不合時宜的玩笑就算是「讀懂了空氣」。
可如果因為自己的私事,在別人婚禮上哭喪著臉,抱怨連天,或是開了主賓皆感到尷尬的過界玩笑,就是沒有讀懂婚禮的「空氣」。
從工作來看,作為一名新同事,和同事們第一次聚餐,大家都已經決定並已經開始一起喝啤酒吃燒烤,你突然說自己從來不吃燒烤。
在不給別人添麻煩的基礎上,如果我們用點心嘗試讀懂周圍氛圍的空氣,就能對於身邊的團體和自己所處的當前環境有一個相對準確的判斷。
並且,如果能夠和大家協調步調保持一致,那就會更加增加別人對我們禮貌和體面的好印象,從而增加自己的融入度。
第三層
不斷培養同理共情心
前兩層的「不給別人添麻煩」和「讀懂空氣」都是針對公共道德,前者針對陌生人,後者針對沒那麼熟悉的朋友。
而第三層次「同理共情心」則涉及到了私人素養。
在與身邊人相處的過程中,如果我們能多一些同理心,多嘗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那將會顯得十分禮貌而體面。
當遇到朋友的請教時,不給別人直接給出武斷而堅決的答案,先嘗試聆聽,用「我理解你」作為談話的開始,就是禮貌而體面的體現。
在公司裡,當遇到部門之間職權的矛盾時,不假設背後的原因,也不揣測人性的惡意。
如果嘗試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問題,努力從完整而系統的角度來理解對方的意思,就能更好地化解矛盾,也能給對方留下禮貌而體面的印象。
基於同理心產生的禮貌和體面有強大的力量,因為同理讓別人感受到了關注和理解。
與之對應的禮貌和體面又針對性地觸及了對方人性的閃光面,從而更加容易成事。
第四層也是最高層
擁有一個利他之心
最近和一名十分崇拜稻盛和夫的國內企業家交流,他告訴我,稻盛和夫一切哲學的基石就是「利他之心」。
生活中常懷利他之心,真心地關心家人,真誠地幫助朋友,這能讓禮貌和體面昇華為真正的修養和人格。
哪怕身處國外,哪怕文化背景不同,甚至哪怕是人和其他生物,利他之心都能打破藩籬,創造奇跡。
工作中常懷利他之心,能讓身邊的利益相關者被自己所吸引和帶動。
努力為同事,下屬,供應商,上司,客戶,乃至組織增加益處,久而久之形成習慣,就能真正改變自己的命運,這才是一個真正有修養有人格的人。
資料來源:《LinkedIn》
Photo:網路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