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為人母,總把孩子的需要放在第一位。面對大堆育兒資訊的同時,不忘關心自己的身體。產後是最佳的調理時機,產後護理或能助你重新調理好身子,改善多年來的女性問題。
Q:產後坐月期間,傳統禁忌很多,究竟那些是迷信或謬誤?
A:現今社會變化急速,10 年來的媽媽們已可分成兩代人,更遑論是婆婆嫲嫲級的世代!很多坐月的傳統禁忌,其實都是由於當年資源的限制,如坐月期間不能洗頭,原意是為避免媽媽會因此而受風寒,現在只要馬上以風筒吹乾頭皮即可解決。又如不能沾到生冷水或不可用自來水洗澡,亦是為媽媽的身體著想,因產後毛孔擴張特別容易讓屬性陰涼的生水入侵,只須改用有驅風驅寒作用的薑水,或以艾葉開水抹身淋身,便無問題。不過在注意各項禁忌時,亦不能盲目跟從,如以薑水和艾葉水洗澡時,並不適用於敏感部位,以免弄巧成拙。
Q:打算請陪月員來幫忙,服務內容包括甚麼?
A:陪月員的主要任務,從當年分擔家務讓媽媽在產後有充分的休息,以及負責烹煮中式滋補食品,到今日更是為媽媽們提供產後護理的重要存在。陪月員均有修讀關於坐月的基本知識,不但能幫助準備食療,亦能在母乳餵哺上提供意見,協助進行紮身、催乳以至子宮修復按摩等,當中部分的產後護理,更有助媽媽們在日後活得更健康,減少經痛或手腳冰冷等女性常見問題。
Q:陪月員最常遇到的新手媽媽問題是甚麼?
A:現在採母乳餵哺的媽媽已達約 8 成,比約 10 年前的 2 至 3 成增加許多,所以相關的問題也特別增多,如上奶、奶量是否足夠、孩子不肯進食、或乳房脹痛而導致的乳腺發炎等。當中一個常見的情況,是家人反對,認為母乳餵哺並不能餵飽孩子,甚至逼令媽媽要停止餵母乳。事實上初生嬰兒的胃容量有限,而且母乳能隨著孩子成長而提供最合適的營養,故此,陪月員有時候不但要照顧媽媽,更要擔當教育家人的角色。
Q:催乳是甚麼?發現奶量不夠才催乳可以嗎?
A:進行母乳餵哺時,陪月員會教媽媽正確的餵哺姿勢、孩子進食時的狀態、進食頻率與時間、初乳上奶等等,而催乳師則能透過對經絡穴位的知識,進行乳房及全身按摩,以及配合養生時效提供食療方案,從而為母乳媽媽調理身體,以助提升奶量及疏通乳腺。很多時候,母乳媽媽都是在出現乳腺炎等問題後才找催乳師幫忙,但當然是有備無患更好,始終乳腺炎一發作,不但令媽媽受苦,孩子的吸收亦會受到影響。而且,催乳師雖然可透過中式推按從而放鬆繃緊的乳腺,並將囤積在乳腺的母乳排出,但當罹患乳腺炎時,亦不能單靠催乳師,而是必須看醫生並以藥物治療,雙管齊下才見效。
Q:紮身是否照字面上的解釋「紮著肚子」?應期待怎麼樣的效果?
A:正確來說,紮身不但是在生育後紮著肚子,更應該是進行按摩後以紮住全身以達到淋巴引流、去水腫及修身去脂肪的效果,但並非為完美修身而設。紮身的方法很多,亦視乎不同的身型狀況、順產或開刀、傷口康復等因素而在不同時期進行,一般來說若會在生育後約 2 至 3 星期至產後 2 個月內進行,在一個月內每日紮身,平均 10 至 20 次,同時配合矯型內衣,則可令效果更佳。紮身效果因人而異,但大部分人都可望改善腹直肌及盆骨大小。
Q:產後該如何調理身子?
A:優秀的陪月員,除了為媽媽打點 3 餐,更重要的是瞭解媽媽生產後的需要,從坐月期間調理身子,如子宮修復就是重要的一環。女性在收經前都應護理子宮,而產後的子宮修復,正是最好的入門課,讓媽媽們知道如何暖宮,以避免宮寒等症狀。不少人均選擇在 20 至 30 歲懷孕,這段時間亦是開始保養子宮的最佳時機,而且子宮健康與女性的身體狀況關係密切,對乳房以至皮膚質素均有影響,實為不可忽視的一環。
Shan Shan Kwong
多年產後護理認可師資經驗,擁有英國產後護理認証 (Training Qualifications UK),組織「催乳力量」創辦人。
Text: Candy Cheung
Photo: 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