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工作幾年後,漸漸發現自己離目標越來越遠,別說大幹一番了,職場生涯也似乎看到了盡頭。原因是自己在不知不覺中犯了職場禁忌,而這些禁忌,形同於職場自殺,斷送了自己的前程。今天就和大家說說這幾種職場自殺行為,避免各位職場人入坑。
一、玻璃心
剛畢業的職場新人,當自己handle不了工作的時候就應該虛心向前輩請教,如果因為別人給意見就玻璃心,以後也不會再有人真心指導你了,你還能快速成長嗎?
我們每個人都不是鐵人,玻璃心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但職場中不相信眼淚,更何況你的玻璃心。進入職場就是來工作的,大家都為了達成工作目標共同努力奮鬥著,誰會時時刻刻照顧你的情緒?
二、明哲保身,逃避責任
電視劇《歡樂頌》裡的樊勝美是個外企的資深hr,月薪不低,資質夠深。在外人眼中,她看似很成功,但實際上,她進公司這麼多年還是只混了個中等,眼看未來也不會有更高的晉升機會。而在職場中,一輩子碌碌無為,等於親手斷送自己的前途,這無異於是職場自殺。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她在職場中從來得過且過、不思進取。老闆交給她任務,她為了明哲保身,左推右推,不願擔大樑。長此以往,老闆再也不會重用她,她也註定永遠混不出更好的成績。
職場上的確有不少這樣的人,只要一出現問題,不管問題大小,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如何解決,而是想方設法的將責任推卸給其他因素。
對於公司而言,找你來工作就是來解決問題而不是踢皮球的。如果怕犯錯、怕承擔責任,你在職場上也終究走不了多遠。
三、拉幫結派
職場中只存在一種關係,那就是競爭與合作的關係,而同部門的同事本質上又是競爭大於合作的關係。如果私下裡跟同事拉幫結派,在公司裡建小團體,工作夥伴的關係就變得複雜起來,當個人利益和團體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你是選擇為自己考慮還是替他人著想?
職場就是利益集中和衝突的地方,動輒關乎自己前途的機會,如果拉幫結派,而當雙方立場不同時,只會讓自己陷入兩難的困境。
職場中也與刺蝟取暖一樣,同事間要找到彼此合適的距離,才是對自己最大的保護。
四、頻繁跳槽
一個人的職業生涯,掐頭去尾,其實也就只有3、40年時間,在這段時間裡,要想幹出一番事業,必須要在最年輕有精力的時期找對方向。如果頻繁跳槽,最終職業積累為零,何以成就事業?
往往,頻繁跳槽的人很難得到用人單位的器重,他們會懷疑你的工作能力和忠誠度,認為你是這山看著那山高,在哪裡也幹不長久。
對比一個頻繁跳槽和穩紮穩打的兩種人,頻繁跳槽的人心理承受能力顯然更差,遇到問題最直接的逃避方法就是跳槽,換個環境重新開始。這樣的人,沒有任何韌性,無法沉澱,隨著時光的流逝,也就越來越逼近職業生涯上的黃昏期。
資料來源:《團隊管理溝通技巧》
Photo:網路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