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為社會出一分力!企業一小步 特殊學生一大步

說弱能的孩子是輸在起跑線,我卻覺得他們的生命力及鬥志遠遠地贏了我們。每次看到就讀特殊學校的同學,他們面對身體的限制以及生命的限期,依然勇敢面對,珍惜每一天上課的時光,抓緊自己的興趣和能力讓自己的生命散發光芒,我都深受感動。為了這些輸在起跑線但贏在生命力的年青人,社會可願意為他們帶來工作機會及希望呢?其實各企業只需要邁出一小步,就可以成就他們人生重大的改變。科技進步 創造奇蹟
我曾經和在特殊學校任教的資深老師閒談,他們說隨著醫療進步,身體弱能孩子的生命得以延長,科技發達亦帶給他們更多的學習及發展所長的機會,令弱能人士從前做不到的事,現在變得有可能。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患有先天性肌肉萎縮症的巴籍學生摩菲亞。對他而言,畫一幅畫需要花上他數天的力氣,亦會比一般人更容易感到疲倦,但他依然努力不懈地每天用心繪畫。撫心自問,我在疲累的時候也會想躲懶或萌生放棄的念頭,然而很多身體弱能學童的決心卻比鑽石更堅硬,為他們的理想而努力。說實在的,我十分欣賞特殊學校老師及職員的愛心,在香港要成就弱能孩子的夢想絕不容易,既要安排合適的教具,很多時更需要物理治療師和職業治療師為每一位同學度身改良適切的用具及器材,過程真的不容易,但每當老師看到孩子們的堅持,便成為他們強大的動力,要和同學們並肩努力。投身職涯 活出尊嚴
所有孩子在學校裡都是老師的寶貝,得到呵護和照顧,可是學涯過後步入職場,他們就要獨立生活。身體弱能學生與一般主流學生一樣都需要努力讀書,同樣參加中學文憑試,他們部分能升讀主流大學,但畢業後在尋找工作時遇到的困難是非常大,有些人甚至說畢業幾乎與失業劃上等號。作為一個管理層,我很明白要僱用不同弱能程度的年青人是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包括從辦公室的設備到同事之間的工作比例等,我們辦公室在聘用弱能人士時也需要一些調節安排。事實上每個生命都值得尊重,給每一位年輕人步入職場的機會,亦是社會責任的一環。身體弱能的青年人絕對有能力貢獻社會,只要管理層多行一步,就可以給弱能人士一個希望,何不考慮給他們一個機會呢?
生命有限 成就無限
香港紅十字會有四間特殊學校,共有超過5,000名不同弱能程度的學生。縱使他們要走一條崎嶇的道路,但沒有退縮,反而竭力讓自己的生命發亮發光。無論是出版繪本的少年畫家摩菲亞,或是幾經艱苦完成碩士學位,及後當上大學講師的郭立樁,或是運動員蘇樺偉和謝佩婷,只要社會願意給予機會,他們都可以發出耀眼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