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職場「自殺」:你怎麼會打爛一手好牌?

大多數職場焦慮的原因,總結下來一句話:當前的環境和能力無法支持自己的慾望和野心!

在很多關於職業轉型的案例中,很多人標榜的職業問題,其實很多時候是自身出現了問題。例如:(1)能力不足。(2)職業厭倦。(3)人際關係。

 

職場「自殺」行為,常見的有哪幾種?

如果出現以下這些問題,所謂的轉型其實都是一種逃避,我們稱之為「職業自殺式」行為。

1、能力缺失,以為轉換目標就好了嗎?

銀行新人小麥遭遇職場困境的根源,在於欠缺職場思維。

欠缺職場思維都有哪些表現呢?

放在小麥的案例中,具體表現在:

缺乏溝通意識,沒有及時尋求同事和領導的幫忙;

缺少主動學習的意識,小麥提及銀行內部缺少培訓。

崗位職責不清,因為人情關係,在工作中主動包攬了很多非本職工作。

如果現在的問題不解決,即便是進入到任何一個行業,將來可能還會發生類似的問題。

與其費力氣換個行業發展,不如在當下用心,想辦法提升工作效率,早日升職加薪;再退一步,就算是當前環境下晉升路徑有限,也可以通過積累能力,未來也有機會跳槽到同領域的銀行中,從而進行升職加薪。

小麥進行了積極的調整,工作漸漸步入了正軌,如果當時一走了之,再沒有找到好的下家,真的無異於「自殺式跳崖」。

2、缺失興趣,非得轉型才可以嗎?

隨著工作時間和經驗的積累,不論工作難度和還是深度都會發生變化。

一方面,你會發現當初剛剛入職場的新鮮感、挑戰感早就已經過勁了。

另一份,你還會發現多了一些自己不感興趣的部分,這部分有可能還是跟自己的興趣相互對立。

真是讓人好不痛苦。

我想起了之前一位來訪者Frank,諮詢時他是企業中層管理人員(銷售管理崗位),自稱厭倦了當前的銷售工作,想看看自己是否能轉型。

梳理後發現他除了銷售管理方面的工作,也沒有甚麼明顯的優勢了。

二是他現在還存在現實的經濟壓力,背負著房貸壓力,還有一個在國外讀書的女兒。

我繼續帶他進行分析,發現他曾經有幫部門做過幾次銷售方面的培訓,對這部分內容是比較感興趣的,當時就有一些員工反應他講的內容非常實用,對提升業績有很大的幫助。

諮詢收尾的時候,我和他達成了共識,即結合到他以往的工作經驗,在工作內容中加入銷售培訓的內容,既能夠提升團隊的業績,又能夠提升職業興趣,這不失為一種兩全其美的方式。

後經回訪瞭解,這位中層管理者已從最初的兼職培訓慢慢地往專職培訓講師方向進行發展了。

 

3、人際關係,你我繞不開的江湖

不論是生活中還是職場中,人際交往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以「團隊合作」為主要內容的工作中,人際交往能力體現的尤為明顯。

有合作就有分歧,有分歧可能就會有摩擦。

但是如果將工作中因意見不合的分歧,或者是對某個人的工作能力的「不欣賞」而產生的不滿代入到個人情緒中,彼此間的相處就會出現問題,無法進行正常的工作溝通,就更難以取得職業發展了。這樣的問題在職場中並不少見。

為了逃避而進行轉型,未來不僅內心會無比懊悔,並且原本積累較好職業經歷,也會因此產生「跳崖」式斷層。

 

 

 

把一手好牌打爛,做到這點就夠了。因為興趣缺失、能力不足、人際關係或者工作壓力等一些問題產生的逃避性行為,這種轉型切不可盲目,否則很容易把「一手好牌打爛」,需要三思而後行。

當然,如果是發現自己職業願景或者職業價值觀在當前工作中無法實現,則需要進行綜合評估是否需要進行職業轉型或者跳槽的。

 

 資料來源:《 「璃語職美人」(crystal_words)》

Photo:網路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