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職場寒冬如何漲薪?

最近,新聞中每每爆出大公司裁員的消息,以前高薪都留不住人的崗位,現在即使降薪20%,也沒人敢隨意離開。

 

一. 

死守北上廣深的年輕人,得到了他們想要的回報

近來我發現,「逃離北上廣」的聲音越大,有些人就越堅定地要留下來。

「也許有一天也不得不離開北京,那我也希望到時候可以帶著10年以上的職場經驗,去新一線城市發展。」

真的不是這一屆年輕人倔強,而是他們想追求的大好前程,大城市可以輕鬆給到。

所以不少人說,「大城市本身就是機會。」不僅資源多,競爭相對公平,而且也是人才彙集的地方,去發達的地方和優秀的人在一起,才能創造更大的價值。

 

二. 

有「錢」景的行業為個人賦能

在寒冬期,基金/證券/期貨/投資行業以11017元的平均月薪繼續位元列第一,上升幅度最明顯的是信託/擔保/拍賣/典當行業,直接躍居第2名。

相對疲軟的是專業服務和諮詢行業,包括,會計、法律、人力資源等等,平均薪酬絕對值和排名均有所下降。但和其他行業相比,依舊是高薪職業。

但是高薪行業,也都以高強度的工作為標籤,承受的壓力也比別人要大。

從職業的維度來看,無論甚麼行業,高級管理者都是不可或缺的人才,企業都願意為優秀的領導力買單,平均薪酬穩居第一位。

由此可見,能力突出的人,無論形勢怎般變化,都被人需要,而且越是在困難的時刻,越需要能有遠見力和整合力的高級管理者。

三. 

「我選擇留在大公司過冬」

眾所周知,人才儲備在企業整體生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但在優秀人才儲備和管理這件事上,微小企業的處境則略顯尷尬。

剛走進職場的應屆生,但凡有能力的人,都進大公司去學本領了。而一些優秀的管理者,也會因考慮正值寒冬期,而延遲自己自立門戶的計畫,選擇在大公司過冬。

企業規模越大,資金越雄厚,市場佔有資源越多,發展穩定,吸引更多求職者,良性迴圈。相比之下,微小型企業的發展前景稍顯不明朗,整體經濟下行的時候無疑是雪上加霜。

 

四. 

如何才能在平均線問題上不拖後腿?

每次出爐薪酬資料,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其實若想超越平均線,可以從下面幾個角度入手:

1、首先,要用平和的心態看待「平均薪酬」。

只要我們每年的平均值都在穩步上升,就是肯定了每一個人的努力。

不過它也能成為年輕人的動力,能説明我們認識到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客觀地衡量自己的薪酬水準,有利於制定目標。

2、其次,善於利用資料和資訊,發現小趨勢。

在我們熟悉的行業裡都蘊藏著小趨勢,它也許不易察覺,但是只要你能時刻觀察自己做在行業的趨勢,捕捉每一個小的信號,都能成就自己。

 

3、提高專業度,堅持深耕總會有收穫。

小趨勢的出現說明了各領域的細分化是個必然趨勢,未來,一個人在職場中不可替代性,拼的是專業度。不需要你事事都懂,而是能做到在某個方面,沒人比你更懂。

 

資料來源:《智聯招聘》

Photo:網路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