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學員曾問過我四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我感覺我的上司啥事都搶在前面,我應該怎麼辦?」
第二個問題,「如果我比他還要積極,感覺好像搶了他的風頭,不積極又顯得我不夠主動,我很糾結,我該怎麼辦?」
第三個問題,「我不太臣服我的上司,而且不是很情願接受他上司,我該怎麼辦?」
第四個問題,「我們上司是個很好的人,大家和氣一團,但是能力太差,員工都不屑于聽他指揮,但是又不好意思撕破臉,怎麼辦?」
上述四個問題,可能代表了職場大部分人對自己上司的一種心境——如何與自己不是很臣服的上司相處?
我回復這個學員六句話:
第一句話,「老闆絕對不會錯。」
第二句話,「如果發現老闆的錯,一定是我看錯了。」
第三句話,「如果我沒有看錯,一定是因為我的錯,才會使老闆犯錯。」
第四句話,「如果是老闆的錯,只要他不認錯,那就是我的錯。」
第五句話,「如果老闆不認錯,我還堅持他有錯,那是我錯上加錯。」
第六句話,「總之,老闆不會有錯,這句話絕對沒錯。」
在現代職場中,許多員工也會發現,自己的上司也是這種知錯改錯但堅決不認錯的人。
1、員工應呈現給老闆結果
很多人,在職場中碌碌無為一輩子,不受上司重視或重用,就是不懂這點。而且答案是唯一的,即「我們在工作中呈現給老闆的是結果」。
這裏又提到一個關鍵點,老闆喜歡用甚麼樣的人,答案一定是「績效優秀和態度良好的人」,績效優秀就是能給組織創造良好的業績,態度良好就是聽組織的話。績效平平或者負能量很多的人 ,老闆肯定是不喜歡的。
2、上司要做到「先知先覺」
開車的人要對全車的人負責,要負責把車開到目的地。而坐車的人,只要對自己負責即可。但是坐車的人千萬不要有情緒,即使有,也不要往開車的人身上撒,否則大家都到不了目的地。
今年剛剛發生的數起交通事故就證明了這一點。
老闆作為開車的人,員工作為乘車的人,這時候誰最具有主動權?當然是老闆。
做老闆不容易,在完全市場競爭面前,是否能夠成功,只有天知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是老闆又必須做到市場競爭的「先知先覺」,正所謂「先知先覺,經營者;後知後覺,消費者;不知不覺,跟隨者」。
3、結果誰來買單,誰就有權利說話
在完全市場競爭面前,老闆就是一個赤膊上陣拼命的人,也只有拼命的人才會百分之百認真對待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小餐飲店的老闆可以為維護店鋪聲譽把蒼蠅當成「花椒」,當客人和員工的面毫不猶豫把盤子裏的蒼蠅吃掉。而老闆的這一做法,是服務員、廚師和大堂經理都不會挺身而出去做的,他們覺得這種事情不牽扯自身太多的利益關係,更不會為這種事情負責。大不了換到下家去打工,而對老闆而言,卻是傾家蕩產的問題。
所以在職場, 「結果誰來買單,誰就有權利說話」。
4、老闆要的是能力,而不是個性
無論你處在職場的哪個層級,都要清楚一點,你所開展的一切工作如果得不到老闆的支援,那就離打包走人不遠了。老闆的想法要堅決執行,如果老闆的想法是錯的,也要想辦法把它變對。這才是作為一個員工應盡的本分。
資料來源:《人力資源雜誌》
Photo:網路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