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提升工作效率,除了要懂得運用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式、配套完善的硬件軟件,工作空間的佈置與設計亦不容忽視。色彩是人類的共同語言,連結著我們的集體意識,具有共通的象徵意義,能透過視覺管道影響我們的思想、情感與行為,因此適當地運用色彩學法則,可令辨公心情與效率倍增。即使我們不能輕易轉換辦公室的設計,只要在工作空間上適當的運用色彩,也能創造出截然不同的工作環境,令辦公室不再淪為「扮工室」!
為工作空間「上色」時要注意甚麼?
- 檢視在辦公空間內的行為
同樣是「辦公」,但空間使用的目的均不盡相同——想要一個讓人專心一致投入工作的空間?一個引發熱烈討論的地方?還是一個腦震盪出創意點子的區域?不一樣的功能,便需要不一樣的色彩,因此在選色時,應先考慮這個空間的使用方式。
- 謹記環境的重要性
每種顏色都有正面及負面特質,假如運用在合適的環境中便如虎添翼,相反便會影響辦公心情,降低工作效率。例如在需要專注的空間中過度使用紅色系,可能會令人感到不耐煩、難以集中;在需要熱烈討論的空間中過度使用藍色系,則會令人發言的意慾退減。
- 留意設計風格與整體平衡
選擇色彩配搭時,別忘記要注意空間內的整體平衡,包括形狀、質料、素材等。此外,也要避免過度使用單一色彩,以免令空間失衡,引發極端行為,如過度使用紅色會令人躁動不安;過度使用灰色會令人失去幹勁。因此,可以混搭各種顏色元素來組成空間的色彩,例如灰與黃的配搭,便可令空間同時兼具沉穩與活力。
- 運用小物件加減色彩力量
若然要打造一個多用途的工作空間,但面積有限難以分區,則可以運用小盆栽、小擺設、文具、水杯等物品來改變色彩。例如在星期一的早上,可以用紅色、黃色系的杯子來趕走「Monday blue」;在專心做會計工作時,可以在桌面鋪一塊深藍色檯墊;下午可以放橙色的小花來增添活力。
#RED
✅令人充滿幹勁、熱情及勇氣;能引發對話及討論
❌使人躁動不安;令和善交談變成爭論
#ORANGE
✅激發創意,帶來愉悅的感受與活力
❌難以專注,令人沉迷於玩樂心情
#YELLOW
✅提升自信,令人感到樂觀及希望
❌令人產生焦慮感,易有憤怒情緒
#GREEN
✅ 平衡情緒,緩解眼睛疲勞及焦慮
❌ 令進度停滯不前,降低活力
#SKY BLUE
✅展現親和力,促進和諧溝通及信任
❌減低衝勁,不適合趕工時使用
#BLUE
✅提升專注力,令人著重細節,能細緻分析
❌不適合用在與人合作的空間
#PURPLE
✅ 增加靈感,促進深入思考及反思
❌ 令人變得過於內向,思想上感到迷失
#GREY
✅促進理性思考,適合埋頭工作
❌令人欠缺信心,難下決定
#BLACK
✅令人專注及冷靜,增加安全感
❌使人覺得難以接近;感到壓迫及局限
#BROWN
✅ 令人感到沉實安定,適合做認真的決策
❌ 缺乏動力及創意,使人感到沉悶
#WHITE
✅增加空間感,啟發創意想像
❌令空間感覺冰冷,不鼓勵溝通
Karen Haller
應用色彩心理學專家多年來鑽研色彩對人類行為的影響與效應,手持教鞭並替企業、室內裝潢、福利機構等提供色彩諮詢服務,更與知名的國際品牌合作。2019年出版《The Little Book of Colour: How to Use the Psychology of Colour to Transform your Life》,分享如何用色調革新日常生活,為生活與工作空間、企業與個人生活帶來超乎想像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