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女機師 何紫婷 Christina Ho:抓緊飛行的瞬間感動,由設計師、空姐再變身女機師!
坊間對「機師」的印象或許已被《衝上雲霄》或宣傳廣告所洗腦,總以為機師都是戴著黑超、身型魁梧的大帥哥;而女性在飛機上的角色,必然是披上亮麗制服的「空姐」。香港少有的女機師——Christina 卻由藝術系女生搖身一變當上機師,證明女性同樣能夠駕駛大型客機,帶領數百旅客穿越空中幾萬呎,成就一次又一次夢想旅程。
Text: Moli Photos: Raymond Chan
捉緊飛行的瞬間感動
眼前這位身型纖細、說起話來嬌滴滴的女生,怎麼看都像是一位常拾畫筆的文藝女生,誰料她卻是在飛機駕駛艙內按著控制盤的女機師,駕駛的更是盛載量逾 400 位乘客及貨物的大型機種波音 777 客機。
第一印象準是沒錯,Christina 確實讀藝術出身,畢業後又投身時裝設計,但一個人的潛能從不限於裡裡外外的框架,這位「好奇寶寶」體驗過朝九晚六的工作後,想要重拾在海外留學時四出探索的快感,決定轉行當「空姐」登上天空之路。跟大眾對空中服務員的理解沒差太遠,起初 Christina 以為此職業為她帶來的是機艙以外的事情——遊遍世界各地,豈料得到的卻是機艙內的收穫,「有一次飛去吉隆坡為閨蜜當婚禮姊妹,難得地可以坐機長後面的『Jumpseat』,目睹機師全程的工作:預備起飛、聯絡塔台、輸出資料等等,飽覽 270 度的視野,景觀是何其震撼!起飛時正值黃昏時分,眼見跑道兩旁的照明愈閃愈快,我的心跳也隨之愈跳愈快。那時我跟自己說,要好好捉緊這當下的感動。」

由空姐轉做女機師,靠的除了是一剎那的感動,也少不了積極的行動。Christina 坐言起行去「試水溫」,報讀相關課程後,對機師工作的興趣有增無減,便立下決心投考機師課程,接受為期 55 周的密集式訓練。由一張白紙作起點,她坦言過程絕不容易,但重重難關也無礙她追夢的熱情,「同學大部分都是工程等相關學系出身,又或者有一定的飛行經驗。但當中也有很多像我這樣空白的人來報考,其實考官要挑選的並非純粹一個二級副機師,而是 10 年後會當上能管理整架飛機的機長,所以更著重的是你的個人特質。」作為文科系畢業生,Christina 在學習上必須付出更多才能追趕進度,但在努力之餘也絕不能捱更抵夜,以免影響飛行表現,「每次課程都有一至兩成人不合格,身邊的人也會擔心,我會不會就是當中的一人呢?所以當別人去玩樂時,我都在讀書。每次飛行都要很專注,也要用上一定體力,絕不可以讓自己睏倦或生病。其實身體也是機師要管理的一部分,所以我至少要給自己睡 6 至 8 小時。眼前的目標是要做好每一班機,長遠的目標就是 pass!」

無懼挑戰:專注你能改變的
抱著對衝上雲霄的嚮往,Christina 過五關斬六將成功當上女機師,過程並非無風無浪,但她反而感激每一次難關,令她更有力量的向前飛行,「最驚險的一次經驗,是在單人飛行的訓練中途,飛機突然響起多項警報。事實上,飛機就如手機般,只會顯示哪些功能沒法運作,卻不會告訴你哪裡出問題!當時我推想是電力不足,冷靜考量後決定用後備電源折返原地。但當時有三個因素令降落有一定困難:只能在最短的跑道降落、天氣熱令電池消耗快速、電量不足令減速器無法運作。當時真的很專注的計算好速度及距離,最後準確而成功地降落,落地後才懂得害怕!但我很感激這件事,有時看上未必是好事,但日後會發現這些挑戰及改變,都是值得祝福的事情。」
不止香港,若有留意全球航空公司宣傳廣告,機師是男性擔當,空服都是女性擔當,難免令人對這些職業建立陽盛陰衰的印象。Christina 指現時全球僅有約 5% 的女機師,基於體力等各項需求,女性要勝任此工作確有一定難度,但這些難關也不能抹煞每個夢想的可能性,「在天寒地凍的日子,晨光一出便要捧著大桶熱水去抹飛機、去做檢查;某些機種要用比較大的體力去踩踏盤,對於手腳力度有一定要求。父母起初會覺得,女孩子安坐辦公室不就好了?這是因為他們還沒看到當中的樂趣。直到現在,每一次飛行都是一種新挑戰,每一次都會為我帶來不一樣的感動。所以我會去專注在自己能夠改變的事,例如工作對體力有要求,我可以去做健身!」她得意洋洋的給我看她的「老鼠仔」,「這些事情不應該令人猶豫的,我想用自己的故事告訴大家:先要相信,夢想才會達成。」
分享「天空教會我的事」
在飛行以外,Christina 在 Instagram 創立了「天空教會我的事」系列,分享從航空中領會的人生哲學,「很多人以為飛機是很自動化的機械,但事實上在駕駛過程中,很需要機師親自觀察及分析。例如雷達並非 360 度全方位偵測,它只能看到特定範圍的事物,因此很多時候,我們會用肉眼和儀器多角度觀察,否則便會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狀況。這種想法,其實也可以應用在我們的生命及待人處事之中。」在分享對生命的感悟之餘,Christina 亦加入了女機師顧問小組、航空從業員互助計劃等,透過講座等分享當機師的心路歷程,希望能吸引鼓勵女性克服恐懼加入機師行列,同時也鼓勵年輕人勇於追夢,「年輕人一定要多作嘗試,一步一步去發掘,才會在嘗試的過程中了解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事情。我自己也經歷過很多跌跌踫踫,而且身邊的親友也不一家明白,勸阻你去追夢。所以我更加想要成為一個支持別人的角色,他們未來未必記得我是誰,卻可能因為這刻的支持,改變了他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