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 not available
08.06.2017

一切由真人真事開始

正如梁淑儀說,「鑽的」的成功,由一個真人真事的感人故事開始,建構起來才成了今天廣獲社會認同的「鑽的」。

2009年,梁淑儀決定辭去工作了16年的幕前記者工作,以創新的社企經營模式創立鑽的,為的是希望為患上腦癌的媽媽取得一點尊嚴。在那之前的兩、三年,她跟香港社會創投基金的另外兩位董事一直想將經營接載輪椅的的士概念付諸實行,但兩位男士表明不能做全職,一股使命感驅使她行動。「我當時只感到這是我未來的工作,亦深信如果我不做,是沒有人會做了,所以便決定豁出去,金錢已非最大考慮。」

梁淑儀爸媽是典型的獅子山下奮鬥故事,二人在樂富經營豬肉檔多年,梁媽媽持家有道。2006年,正當梁爸爸正盤算與太太退休後的旅行計劃時,梁媽媽卻被證實患上腦癌。「那時她才59歲,很年輕,患病後媽媽每每外出都必須要家人抱著上落,如果能有一輪車可以讓輪椅病人直接上落,他們的感覺會較佳。」推動她踏出這一步還包括貨車上的一句註釋:「有次我見到接載的貨車上寫著,他們接載的對象是貨物、寵物及傷殘人士,我就很心痛,於是下定決心要為媽媽、為行動不便的人做一點事。」

結果她由計劃到找的士牌牌王贊助,到找汽車公司改裝七人車,過程漫長且不見得順利,但梁淑儀有的是鬥志及決心。「這段日子最難忘是找拍檔的階段,隱形富豪不會滿街都是,到後來真的找到有心人,也仍是需要給對方時間研究及理解整件事。但不知怎的,我對當時接觸到的牌主很有信心,往後也真的能合作起來。2011年由七人車改裝成的士的5部車正式在香港街道行走,2013年則再增加一部。」

這幾年間,鑽的很快被外界認識到,更吸引到不少外國機構取經,成為社企的學習對象,新加坡、日本以至英國不少機構也希望了解鑽的如何能得以營運。「開始時我只當它是一盤生意,亦只是放眼香港,實在沒有想過世界有這麼大迴響。原來人口老化嚴重,對接載輪椅病人的需求大增,鑽的可以幫助人口老化的發展。其實如倫敦、法國也有法例規管讓輪椅人士可搭的士,因為是人權,但如像鑽的般特別為輪椅人士而設的品牌則好像沒有。」她也慶幸香港有班好司機,願意協助輪椅客人上落。2012年「鑽的」被評選為英國社會企業獎的「高度推薦年度國際社會企業」,那一年,梁媽媽在母親節坐過最後一次鑽的後就過身了。2016年,我們得到第三位牌主支持,讓車隊增加到第七部。我們亦著手開辦鑽的慈善基金,希望開拓更多慈善資源,幫助較基層的輪椅使用者和照顧者。另外,我們已開始進行乘客訪問及研究,亦開展了首條無障礙本地文化遊,希望再次集資,開拓無障礙旅遊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