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01.04.2017

南港島綫5大特色

自從去年12月啟用以來,港鐵南港島綫成為焦點。遊走其中各站,發現無論列車、車站設計和與附近環境的配套都十分特別。我們特別跑到海洋公園站,請來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總建築師Andrew Mead和高級工程建築師鄭玨慧先生,和大家剖析南港島綫的5個特色。

南港島綫5大特色

1. 架空和混合設計

現時南港島綫部分採用架空和地下部分鐵路混合設計的方案,Andrew表示是為了乘客的舒適著想:「南港島綫經過的地方橫越不同地形,首兩個車站是架空設計,鐵路綫也是穿越隧道到達南區後採架空設計,後段鐵路則是地下設計,兩站也是設在地下。但其實整條南港島綫大致在同一水平上運行,確保乘客乘坐時比較舒適。」

同時南港島綫另一個設計難度則是為未來籌劃, 鄭先生:「首先連接南港島綫的金鐘站在設計和施工時同時為南港島綫和施工時都已經考慮乘客在站內移動的安排,亦為未來沙中綫預留月台,因此設計上要考慮的地方很多。例如金鐘站採用不同顏色去表示不同路綫的連接,也安排了很多顯眼的路標去指示路徑,各種工程現時還在進行中(利用每天凌晨1時至4時的短暫時間),希望未來可以為乘客做得更好。同樣南港島綫各站亦預留了很多為未來設想的準備,例如連接往新發展地區的通道和高速電梯等。」

當然隨著南港島綫的落成,金鐘站不免會變得更加擠迫,Andrew亦很坦白:「車站同事會緊密觀察金鐘站月台和車站的擠迫情況,正在建造的新列車和新系統會減少乘客等候時間,未來沙中綫也可望分流乘客,不過這些都需要時間。」

南港島綫5大特色

2. 社區鐵路

採訪在海洋公園站進行,港鐵站連接海洋公園的有蓋天橋特別奪目,成為車站的焦點,Andrew直言這是經過精心考慮的:「海洋公園站其中一個最大的功能當然是把乘客帶到海洋公園,因此在設計之初已經規劃了直接連接的橋樑。考慮到人流或者雨天時會有比較多人等候,橋樑也建得特別闊和有蓋。連同車站內的海洋用色、馬賽克的可愛設計和以魚群為主角的藝術品等等,都是港鐵和海洋公園不斷商討得來的成果。」

同樣的商討在各站都有進行,地區各持分者包括區議會、居民組織等都有就港鐵的事發表意見,其中車廠的選址是一個焦點, 鄭先生:「無人會想居所受車廠的活動和噪音等滋擾,經過不斷研究最終車廠選址黃竹坑地底,上蓋則預留作未來發展,是難得大家都滿意的方案。」

南港島綫5大特色

3. 全自動列車

南港島綫採用全自動列車,Andrew認為這是未來的新趨勢:「全自動列車控制系統好處多,列車可發揮高穩定性、可靠性及靈活性的優勢。即使有需要加強列車服務,亦毋需臨急張羅人手,以較短時間就可以安排列車投入運作。南港島綫採用的全自動列車控制系統,當偵測到列車任何不規律的情況時,車務控制中心可以遙控重新啟動操作系統或者自動復修,提升列車運作的可靠性。自動化系統中多個系統更配備後備操作系統,有需要時,即時可自動連接備用系統,確保列車運作暢順。」

4.各站用色

大家都知道各港鐵站分別有主色調作為設計時的代表顏色,那麼南港島綫4個車站的用色又是怎樣決定?Andrew笑指是由於下述原因:

海洋公園: 用海水藍色作代表是港鐵和海洋公園都認為合適的

黃竹坑: 「黃」竹坑用黃色是自然不過

利東: 車站週邊地區不少景物都是磚紅色的,於是就選上磚紅色,和社區達至統一感覺

海怡半島: 淺綠色同樣和車站附近的山巒和植物配合

Andrew補充:「南港島綫的車站用色和其他車站略為不同,港鐵車站用單一顏色代表有悠久傳統,而南港島綫的車站則採用同一色調深淺不同的系列色,感覺更活潑。同時更新了的設計用上不反光的表面、大字體等等,照顧視障人士的需要。」

南港島綫5大特色

5. 車站藝術具路標功能

港鐵站展示藝術品已經成為重要的傳統,最早在1998年開始,為此南港島綫在設計時向本港藝術家進行徵集活動,Andrew告訴我們其中兩個他最喜歡的設計:「海洋公園站以具動態的魚群作主題的藝術品十分切合車站特色。原作者構想是豎立在地面的雕塑,我們和他商討最終成為現時懸在半空的設計,一則比較安全,二則魚群游動的方向為乘客指示路徑。同樣的黃竹坑站的鳥群雕塑亦具備路標功能,兼具藝術和實際作用同時又像彩蛋般十分低調,個人感到特別滿意。」他同時強調港鐵站每天人流極多,也有不少遊客使用,因此是向大家介紹香港本土藝術家的重要平台,現時展示的作品亦多出自本地藝術家的手筆。

Text: Clarence Chan

Photo: Raym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