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d Insiders11.11.2015

因為我是藝術家

有店主跟我們分享他對店的經營理念:顧客只能幾點到幾點午餐、幾點幾點下午茶、幾點就是晚餐;然後某些區域只能喝某些飲料⋯⋯店主驕傲地分享他如何可以把所有顧客控制著,最後說出個理由:「因為我是藝術家!管你是甚麼身份,來我這裡就有我的規矩。」

近年,隨著中國國際地位提高,變相也讓很多有才藝的人走向國際舞台,值得鼓舞,但是跟隨著的,也就是一大堆包裝出來的偽術家。
「因為我是藝術家」大抵店主認為藝術家就得有個「藝術家脾氣」,這個「脾氣」很有價值,是付諸在角色身份上的一個特權,可以把消費者把控在手裡。人的自信建基在他的身份角色,反而可以是一個枷鎖,典型的例子是劉德華,過去20年背著「我是大明星」的包袱,不管演爛仔或生意人也都會帶著「我是大明星」的身份而演,看得觀眾不投入,直到《桃姐》中,突然間覺得他終於衝破身份包袱,演活一個中年樸素的少爺,也讓他以此贏獎,值得一讚,因為他不再背著「我是劉德華」的身份,而是演甚麼就是甚麼。
說「因為我是藝術家」的,才不是藝術家,情況就如那些大媽阿姨,對著不滿事情會說:「怎麼會欺負我們這些師奶仔啊?」這樣一說,這些「師奶仔」不是甚麼「小人物」,而是最有威脅的大女人。
現在太多所謂「甚麼家」,很多留過學回流的年輕人,隨便有個舞蹈、音樂或藝術的演出基礎的,就愛包裝成為甚麼著名甚麼家,享譽歸來,就以為可以在普通人身份上付諸個大價值;只怪很多人的確愛追捧;一個給主席吃過的包子、坐過的椅子,就可以賣個天價,完全是盲目崇拜,扭曲價值。
中國太多的所謂文化人、音樂家、藝術家,都是掛羊頭賣狗肉、不務正業地推廣著藝術、文化、音樂,而是成為一個賣錢的工具,組成個「小圈子」,只能說一聲歎息。他們開心玩著小圈子
遊戲同時,還不尊重一些可能真的慕名崇拜而至的顧客,鄙視顧客,確實看不過眼。
那家店,除非商務需要也不打算
光顧,因為我是個不懂規矩的無名銜家。因為我是藝術家梁煒翎 (Winnie)自1998年開始在內地廣告活動推廣界打滾,再轉戰商業地產行業,現於成都負責地產商場推廣。先後於北京、廣州、上海以及深圳工作,2013年中開始紮根成都。雖滿足於五湖四海也有友好支援,但是最終方向認定了,因為「家·是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