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Trailblazers28.10.2021

打破性別框架!何臻言推動 STEM 鼓勵女性入行當工程師

工程及科技業向來陽盛陰衰,大眾對業界所賦予的刻板印象,更為擁有科研才華的女性帶來一個個框架,叫她們不敢踏進能一展所長之地。作為工程及科技學會(IET)香港分會會長,何臻言(Justina)以親身經驗道出女性在工程及科技業的發展實況,打破坊間對業界的迷思,讓工程及科技界不再由男士專美。

出身工程世家的「I 二代」

Justina 出身自工程師世家,大部分男性均為工程師,女工程師有兩位,她是其中之一。從小接觸工程及科技令她對此等領域培養出濃厚興趣,但所謂「做嗰行厭嗰行」,父親作為行內資深人士,業內行情清楚不過,愛女心切自然不想她入行「捱苦」,但捱苦二字並未阻礙 Justina 的熱情,「的而且確工程及科技界是辛苦的,因為在科技世代,我們要走得最前。但我相信每一行都各有辛苦之處,只要喜歡這領域,自然無懼無悔,不怨勞苦。」忠於自身興趣的 Justina「知難而進」,在加拿大及英國主修電腦科學資訊系統及工程工商管理,畢業後曾加入電子產品設計開發團隊,,亦曾任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的資訊系統專業顧問團及香港大數據治理公會的執行總監,現任智賦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熱心於科技推廣及⻘年⼯作的她,今年從父親手上接棒當上IET香港分部會長,成為行內第一對父女檔。

女生怕「嫁唔出」拒入行?

天下父母都想兒女成材,又不忍子女吃苦,Justina 的父親當初的擔憂不無道理,她坦言過去的業內人士對女工程師存有刻板印象,「從前女性入行,別人會當你是文員或秘書,不太視你為技術人員;到工廠商談時,廠商也期望公司派來的是男性。但這方面的情況在業內已大幅改善,這確實是社會上下一起努力的成果!」

比起行內人,她反而認為行外人對「女工程師」的印象更為單一,阻礙了年輕女性入行的意慾,「很多女學生在 STEM 方面表現出眾,成績驕人,但她們心中冒出很多問號,例如:『呢行啱唔啱女仔做?』『做女工程師嫁唔嫁得出?』『會唔會只識到宅男?』而家長又會擔心女兒入行會太辛苦、給男性欺負等,因坊間對這行業有太多標籤,令很多明明有興趣、有才華的女生在選科時已感到猶豫卻步。」她又指自己相當幸運,入行後得到前輩疼惜,即使遇上險阻,依然關關難過關關過,「可能『物以罕為貴』吧!我覺得行內的哥哥姐姐都對我很好。而且有女性平衡一下,亦有助促進各方溝通,例如到工地時,工人會收歛一下,好好商量。男女可以互相學習,陰陽平衡的工作環境對整個行業更有幫助。」

何臻言 女工程師

致力推動 STEM 吸納女性入行

根據 IET 所進行的一項非官方調查,發現香港的工程及科技界現有 2 至 3 成左右女性從業員,比率相對英國等地區為高,證明女工程師在香港亦不乏用武之地,而 Justina 作為 IET 分會會長的其中一個目標,是令業內男女比例更平衡,「曾有研究指出,一支工作團隊愈是多元化,有不同種類及背景文化的人組成,其效率及生產力會更高。事實上,大部分產品都要符合男女用家的需求,手機也好、電腦也好,都不能單單滿足其中一種性別,因此任何產品都要有男女的聲音才可獲得成功。」

為使業內男女比例更平均,Justina 一直致力策劃各類活動鼓勵女性入行,例如在 2017 年成立「STEM 4 Girls 導師計劃」,組織了一隊以成功女性科技人員作導師的「姐姐團」,在過去數年培育了數百名對 STEM 有天份的女學生,「參與計劃的工程師姐姐會帶女學生到車廠、實驗室、IT行業等不同領域,有甚麼比親眼目睹實況來得更好?她們會發現,工作環境跟原本的想像有大相逕庭,亦不是固定了某類人才會做工程師。這方面我們做得幾成功,由一開始女生們只問『甚麼是工程?』到之後她們會主動提出想參觀電子或創科行業,她們提出要求,代表真的有消化我們提供的資訊,亦有去思考未來在這行業發展的可能性。」適逢IET今年成立 150 周年,她又帶領香港分會在 8 月與IET英國總部及 150 個世界各地分會舉辦一連串慶祝活動,包括業界研討會,線上活動及科技嘉年華等,向本地年輕一代推廣 STEM 的重要性,推動 STEM 教育文化,幫助全方位發展年輕的工程及科技人才。

「STEM 4 Girls 導師計劃」於教育及科技界取得各方認可及支持後,Justina 又於2019年舉辦全港首個「傑出女青年工程師大獎」,設立了一個完善系統去鼓勵及培育女工程師於業內發展所長,「英國已經辦了這個獎項40幾年,年輕時疑問為何沒香港的份兒?所以我在過去兩年把這個獎項帶到香港,除了頌揚行內傑出的女工程師,亦建立起一個行業生態,讓這些成功女性加入導師計劃,齊心推動工程及科技界發展。」

何臻言 女工程師

 

藉青少年工作改變世界

除了當IET分會會長,Justina 現同時兼任香港智慧城市學院名譽秘書、香港數碼港企業發展中心顧問、香港政府創新科技署企業支援計劃評審委員會委員等多重角色,不禁引起旁人疑惑,百忙中還要身兼多職,為的是甚麼?「很多人問我,做這麼多事情是為名?為利?我很認真回答:『想改變世界!』有點誇張吧?但做 STEM 及青少年工作時,可以即時看見反應及成效,見一些青少年從沒想過入行,到活動後開認真考慮這行業的發展,這已經是改變了他們的想法,從而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