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02.03.2016

為自己起跑 Run to Embrace

「喜歡」是很多人開始跑步的理由,但經歷過運動員和教練生涯的June卻從來沒愛上過跑步。「也許是我急性子吧?做gym舉鐵的話,30秒至幾分鐘已感覺到肌肉pump up,跑步卻至少要30分鐘才有基本效果,所以自年輕訓練時已不喜歡跑步。」

長年打羽毛球、一度成為馬來西亞地區代表的June,起跑的契機自3年多前,任職體育學院期間的一次意外。「有次打球時不慎弄傷腳踝,半月板、十字韌帶和軟骨等統統碎掉,足足要臥床2個月,期間當然也不可以運動。復健的第一步是走路,我開始每朝帶女兒上學,然後在附近走一圈當運動。」從走路開始10分鐘的慢跑,卻大大改變了她的人生方向,全因跑步讓她回復自我。「從讀書時當羽毛球運動員,到專攻體育科學,直至來到香港擔任體育學院的體適能教練,一路走來人生都只與職業運動員掛鈎,但我能幫助的就這只有一小撮人嗎?一個人去跑步時,正是我最常思考的時間。」即使重回職場,June的思考和跑步的習慣一樣沒有停下來,終於決定在去年轉型,成為日本個人健身中心Rizap的教練。「現在可以繼續運用我的專長,同時幫助更多不同層面的人。除了協助客人在健身中心做訓練外,現在的工作亦要跟進他們的飲食和心理狀況,為此要做功課學習更多,永遠都會發掘到新知識。」為自己起跑 Run to Embrace跑步為June帶來的,並不止於自省的時間。「在生活中我有太多身分,也太多事要處理要煩惱,所以我常會逼自己盡快做妥手上的事情,然後抽20分鐘來跑步,好讓我擱下媽咪、老婆、女兒、教練這些身分,做回自己。為了享受跑步的時間,我會堅持將按優先次序完成雜務,這有助令生活變得更有規律,同時也讓我學會不再執著瑣事。以前常覺得自己不夠好,跑步的沉澱時間讓我懂得接受、擁抱這樣的自己。」June一家的感情亦有因跑步而變好,每周的慢跑時間更是她珍惜的親子時光。「受傷前我專注工作,照顧女兒的工作全都交給丈夫。因傷休息時我才有時間陪伴女兒,多點跟她溝通,令母女關係更進一步。女兒自小就跟我們一起去行山和運動,周末也會一起跑步,即使步伐不同她也會照顧自己,或在終點處等我們回來。」為年紀小小就處事獨立的女兒而驕傲,June對運動的熱愛已通過身教言教傳承給下一代。

Text: Candy Cheung
Photo: Raymond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