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 not available
Old Insiders28.10.2015

設計大師美學觀

傳統上,珠寶總是標榜原料本身價值,不過相對以往以重量克數為考慮,近年消費者更側重於設計師本身的美學。是次找來步入15周年的「YEWN淵」創辦人-以中國文化為設計之本的Dickson Yewn,分享他的設計、收藏以及根深柢固的傳統國學思維及美學追求。設計大師美學觀東方氣韻

出身珠寶世家,父母是珠寶鐘錶設計師的Dickson Yewn(翁狄森),憶起上次接受《旭茉JESSICA》訪問已是15年前的事,當時的他亦算是設計新人。「步入15周年,是『YEWN淵』的里程碑。」如今仍一身文青氣質的他,回首曾負笈法國、加拿大及紐約的日子,始終不忘把傳統中國文化放於設計首位,只婉惜東方美學漸被現代本地人遺忘。

設計大師美學觀《旭茉JESSICA》: J Dickson Yewn: D
J : 在歐洲多國受教育,多年來設計中東方色彩不變,你的中式美學觀何以如此根深柢固?
D : 自小確是有些薰陶,做珠寶生意也會接觸不少中國文化。而我本人亦對中國文化很有興趣,自小我也會翻看家中古書、古畫及一些收藏,久而久之,傳統中國文化已成為我的一部分。

J : 對於你來說,設計靈感從何而來?
D : 日常生活。像5年前我就從夢中構思到「莊周夢蝶」這個題材。對於我來說,設計並不是在需要推出新系列時才去想,而是平日早早就收集起來,利用時間加以演化創作,在適當時間推出。

J : 你多數會從甚麼事上得到靈感?
D : 看電影、書畫藝術展覽。近年少了看時裝雜誌,無可否認早年外國時裝雜誌也是其中靈感來源。

J : 是次「莊周夢蝶」的蝴蝶設計,與坊間其他蝴蝶形珠寶設計有何不同?
D : 大多數蝴蝶設計並沒有考據它們的品種,而只是根據某些外形及形態再創作,更多是幻想出來。是次我的這個系列全都是考證而來,根據不同蝴蝶標本逐一創作,每種都有名有姓,也更像真,我會把部分捐予自然博物館作教育用途。

J : 近年多了人打著中國風的設計名號,你有何看法?
D : 分別最大是中國人做中國的設計,和外國人以中國元素來做設計。我常說一句話,法國米芝蓮餐廳做炒揚州炒飯,再好味也不會好過媽媽自家的口味,這就是分別。外國人眼中或者加條龍就是中國文化,採用一些中國元素就叫中國風。我們不應被這些字眼誤導,這是西方的觀點。

J : 很多人眼中,『YEWN淵』就代表中國文化,多年來如何承傳這種精神?
D : 就是把中國的東西做得徹底。不少人總認為西方文化比較進步,比較時尚,許多中國高級珠寶的品牌,其實是在模仿西方。我認為如果無法做出自己特色,反而不中不西,難以讓西方人認同,也無法贏得東方人的青睞,更無法創造出品牌的價值。

J : 木質之於『YEWN淵』是個重要元素,何以對它情有獨鍾?
D : 我喜歡追本溯源。很多人都忘了平日我們的氧氣都是因樹木消化二氧化碳而來,如果全球樹木放出二氧化碳,我們會馬上被毒死。反之把它用於做家私,可以多用一百年左右。加上各種樹不同紋理色澤,對於收藏來說也很有吸引力。

J : 你的設計用上不少木,是你採購回來的嗎?
D : 很多是平日收回來的。我認識一些木店五金店,有不要的木料他們會通知我去收,家中也有專門收藏的地方。我收的木有較常見的雞翅木,也有據克去算價錢的,如烏金木等,全是我的最愛。

J : 你對木這麼了解,用於珠寶設計上,它有甚麼長處和局限?
D : 木很方便於切割及雕刻,但卻沒有任何韌性延展性。但通過與其他物料拼接,則可塑性大增。

J : 你認為我們應如何發揚中國文化?
D : 發揚應先由教育開始。保留好傳統工藝,例如石雕、木雕、首飾、衣服等。我選擇在最熟悉的珠寶首飾範疇發揮,希望把它當代化及廣泛宣揚。

設計大師美學觀關於收藏

提到Dickson的設計及靈感來源,不得不提他的收藏。笑言自己也是收藏家的他,除了心愛的中式珠寶古董飾物,也愛收集一些珍貴的木件,當中部分品種更已絕種,極之珍貴。

J : 作為收藏家,你最愛的收藏品是甚麼?
D : 件件都有歷史、各自的美感,也是我最愛。以前收集了不少古典的中式飾物,由清代至民初的都有;近年愛收集「木標」(木材標本),紋路清晰漂亮,密度高的都是收藏目標。

J : 收藏需要雄厚資本?
D : 也不一定,我不少古董收藏並非真金白銀得來,反而是以物易物。像之前一個玉髓葫蘆就是和一個外國人交換回來,他換走了我一件設計。而至於木件,更有不少由五金店收回來,不用花錢。

Text : Nicola L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