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5.2017

陳曉蕾 LEILA CHAN

我是記者不是學者,只希望自己
採訪的問題,能夠由頭到尾講清楚,幫大家
打造一個大的畫面,幫讀者了解
一個社會問題,就夠了。

「環保記者」、「怪獸記者」—— 陳曉蕾有很多綽號,皆因她寫過太多題材,透過一篇又一篇的文章,編織出引人深思的問題,入行超過20年,在香港以一種自己的方式「野蠻生長」,以另一種眼光來揭示香港社會問題。「我是記者不是學者,只希望自己採訪的問題,能夠由頭到尾講清楚,幫大家打造一個大的畫面,幫讀者了解一個社會問題,就夠了。」
由《夠照》、《剩食》、「低碳生活」系列叢書,到《死在香港》以及《怕老》,陳曉蕾一直在關注冷門社會議題,出版過十幾本書,幾乎本本暢銷。看陳曉蕾的書,不一定能夠從字裡行間瞭解她是怎樣的人,因為她駕馭的題材太多,從環保到社會,從人情到美食,從生死到老病,用不同的角度寫出現代生活的種種缺陷。
一腳踢
陳曉蕾說自己很喜歡當記者。但逐漸,她發現一個限制了她發揮的問題。「加入一間公司,就像簽了賣身契,你所有的努力成果最後都屬於公司。其實一個報導應該是很多媒體散出去,比如電台、電視台等,這樣才能產生比較大的影響。」陳曉蕾探討很多社會問題,她希望可以讓更多人看到,令更多人警醒。不想被版位、字數和時間限制,她毅然選擇了獨立記者這條路。

遵從內心選擇
成為獨立記者的頭一年,所有事情就由陳曉蕾自己處理,對自己要求又高,但不後悔。因為「你期望在公司做到退休很難,還不如趁不到40歲之前,做好自己。」《剩食》是她自己第一本環保方面調查報導的書。為了做好這個調查,一年多內,她拆開了過百袋家居垃圾、採訪過大量食物業前線的工作人員、商界機構、環保團體或學者,一共寫出超過8.5萬字的調查稿。「我不偉大,也沒想當偉人,只是把一些長期被忽略、關於生活的社會議題帶出來,引起人們的關注。」

一輩子的記者
有些記者幹了十幾二十幾年後覺得太累要轉行,對她來說簡直不可思議:「還有那麼多問題需要去研究,怎麼放得下?社會在不斷改變,手機等新媒體的使用令媒體的方式也在變,但是最重要的永遠是內容。」她用很肯定的語氣再次強調「會做一輩子的記者。記者不是難度很高的職業,沒有特別高的要求。現在駕馭不了的報導,希望10年後的自己能寫出來,時間能令閱歷增加,
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更好。」

在堆填區採訪。

訪問自己種菜的廚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