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 not available
@Work·Trailblazers08.09.2017

6個緩解職場焦慮的思考方式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在貌似文明的全球化時代中,各處暗流湧動。激烈的競爭、快速的發展、多種不確定因素等,導致焦慮已經普遍到了成為現代人的特質之一,甚至成了比感冒還普遍的一種病。焦慮像緊箍咒一樣套在每個人的頭上。看起來牢不可破,可找到其軟肋後,卻能在一念之間自我解救。

1、在預知未來方面,人和人是平等的。明天會發生什麼、會怎麼樣,沒有任何人知道。只是有些人不停地想,從而為未發生的事情焦慮,有些人不去設想,只做眼前。

2、讀者留言說︰「畢業五年了,工作沒有起色,還在底層工作,找不到努力的方向。想換個工作卻不知道做什麼好,整天失眠焦慮。」
在底層工作五年本身不是個大問題,沒有人規定底層應該工作幾年。為何過去人們能像螺絲釘那樣在一個位置安之若素,如今卻為了穩定而抓狂?是時代讓我們變了,日復一日地做一件事被笑為笨,兢兢業業地做一件事被笑為愚,花十分力氣去賺十分錢是呆,花最少的力氣賺最多的錢、如何利益最大化才是聰明、成功——世界上本來沒有捷徑,別為慢而焦慮。
6個緩解職場焦慮的思考方式3、前幾年去拜訪過一位元客戶,順便參觀了他的超過一億人民幣的豪宅。房子確實好,背靠高地、面向大海,室內泳池,臥室寬大,傢俱氣派,陽光透過玻璃穹頂灑下來,一片祥和。可是他在澳洲、南美和國內都有工廠,平時奔波在各工廠忙碌,每年回到溫哥華的家的時間不足一個月——絕對的成功,沒有十全十美,別為不成功、不完美而焦慮。在某方面未擁有長板,就不必在其他方面必須有短板損失。有機會過個均衡的人生,又有什麼不好?

4、大學畢業後,進入「上層社會」、「精英階層」的數量絕對是少數。其實這很符合客觀規律。我們觀察社會中許多現象都是如此,比如,20%的人正面思考,80%的人負面思考;全球財富的80%被20%的人所擁有;凡此種種,不勝枚舉。同理,80%的人都在大眾階層,沒必要為不是精英而焦慮,更不必為上行通道固化與否而焦慮——它不會固化,只是從來都窄。

5、更多人的焦慮是源於比較。所謂沒有比較,沒有傷害。很多人將別人的表像視為自己的標準,事事都去和他人比,由此煩惱無窮盡。真正的較量是以己之長比人只短,才能在競爭中獲勝。而日常生活中,比較大可不必。每個人的起點和個人條件不同,有啥可比較的呢?別為比較焦慮。

6、焦灼無助時,幹點兒能幹的事兒。既沒有浪費時間,又給自己找到了出口。而且,關鍵是,做著做著,就看到了眉目。

Text:辛上邪 — 來源《決策》
Edit:Yolanda Qin
Photo:網路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