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key words
Q:每堂的內容結構是怎樣? A:七田式教育的課堂是相當具結構,堂上首25分鐘是進行右腦的訓練,其餘時間都是訓練左腦,每堂的課程設計亦一早由日本官方精心設定。課堂由愉快的音樂開始,不同類型的遊戲背後都有不同的訓練內容,例如老師會帶領孩子透過呼吸來穩定情緒、利用手偶鍛鍊他們的眼部肌肉,其他還包括直覺、專注力、圖像記憶的訓練。每週課堂遁序漸進地啟發小朋友無限的學習潛能,提升他們的專注力、想像力、記憶力及學習能力等等,為他們以後升學打好穩固的基礎。 Q:課程中如何開啟右腦發展? A:小朋友在嬰孩階段是非常依賴直覺,是逐漸到了2、3歲後才開始建立和運用邏輯思維。通過一連串的直覺遊戲,例如要他們猜老師把玩具藏在哪兒,我們希望強化右腦,保留幼童的直覺判斷力。當然也少不了大量圖像的認知訓練。另外在教生字閃卡的部份,因為右腦需要快速的輸入,老師在朗讀閃卡時會用上快閃的高速。至於內容方面,我們會由最基本的顏色和形狀開始,逐漸加入和深化不同類別的詞彙,例如古典名畫的名字、各個國家名字、狗隻的品種名稱等。當然我們不會要求學生要牢記這些艱澀的內容,它們的作用都是為了印象式的輸入,幫助他們日後學習。 Q:左腦訓練又如何融入其中? A:在閃卡的訓練中,老師有時會穿插用上邏輯思維的部份,例如是空間的置詞和倍數;遇上這些內容老師的語速會慢下來,並作強調重點,目的讓左腦吸收。用算盤教數數時,老師會用上五進制和十進制,背後的設計是希望幫助他們學習看時鐘和數鈔票。
經精心設計的教材。
Pricillia Ip 七田式教育有限公司董事及課程總監 七田式教育有限公司在 2010 年 開始在港營運,引入日本。目標提供一個最佳的成長與學習環境,透過豐富的感官刺激,讓孩子發揮最大的潛能,幫助他們不斷實現人生目標。
促進提升多方能力 小忍者修行班 關於日本忍者文化,相信大家也曾在漫畫和電影看過不少。眾所周知忍者的修行是極為嚴謹,在日本便有幼兒課程借用這套訓練來發展孩子的品格。香港的孩子現在也可透過香港日本兒童教育專業協會,一嚐當小忍者的滋味了! Q:小忍者修行班是甚麼來的? A:幼兒忍者班在日本是十分受歡迎,一來忍者是日本的傳統文化象徵之一,二來忍者概念的活動能好玩吸引,無論學校或坊間也會舉辦相關元素的活動或課程。這些課程主要讓小朋友學習團隊精神和解難能力?,而繪本的編製上會加入社交禮儀的內容,包括友愛、包容、互助等,當中隱含情緒和行為管理。而在香港,我們會因應香港兒童的情緒和行為管理需要,加入繪本及小任務來提升小朋友他們的德育培訓。 Q:忍者的修行跟幼兒教學有何關聯? A:忍者本身執行任務時需要高的解決困難的能力、自理能力、自控能力和情商智能,非常適合借用此主題來教育孩子。 Q:你認為香港的孩子為何需要適合這套教學? A:香港家長大多十分寵愛他們的小朋友,但過份的溺愛會令他們變得依賴,失去一些應有的能力,例如解決困難的能力、自理能力、自控能力。 Q:幼童也可參與這課程嗎? A:課程的對象正正是1至5歲的幼童。而這個小忍者修行班將會分為三級,每完成一級的訓練即可晉升一級 。長期透過小忍者修行班有趣的訓練,能更有效提升孩子的品格。 Q:每堂課程的內容結構是怎樣? A:每堂課程一小時,活動內容包含忍者操、學習小忍者獨有的技能、製作忍者道具、日本故事和情境模仿、執行解難小任務和群體遊戲。舉例說,他們要做的小任務可以是先由導師帶領進入幻想情境,例如假設他們從山坡中滾下來,跌斷了其中一隻手臂,引導他們要想辦法如何單靠一隻手開食物包裝袋和擰開水樽,為自己充飢。 Q:參加了這些課堂後,家長會觀察到孩子有何變化? A:其中最明顯的改變是孩子自己動腦筋解決困難的能力,就我們觀察他們最初會依賴導師幫手解決,但當發現不能再依賴導師,要自己想辦法後,漸漸他們會主動自己思索解決方法,更會鬥快解決問題。 Q:經歷了這些活動後,導師會如何指引孩子建立控制個人情緒上的能力? A:課堂上每一個環節均隱含了情緒學習元素,目的為建立孩子的良好情緒品格,需要從不同情境和經驗中體驗及感受,透過與其他小朋友的互動中和在成人的獎勵下學習怎樣表達情緒最為恰當。當中導師角色是非常重要,他們要運用同理心,明白孩子當下的情緒感受和原因,繼而按個別情況作出恰當的相宜的處理方法。因為每一個孩子性格不一樣,往往一套方法不能適用於所有小朋友身上,所以導師按個別孩子的性格和情況,而作出指導,以同理心為基礎,逐步幫助孩子建立恰切的控制情緒能力,令他們學會不容易發脾氣。
有關香港日本兒童教育專業協會 為促進香港與日本的兒童教育交流,他們引入多項以日本教學為本的兒童活動和導師培訓課程,例如日本繪本故事導師證書課程和日本幼兒遊戲小組導師證書課程。強調家庭教育、分享教育經驗、推廣兒童教育的正向理念、實務及發展趨向,開創教育發展契機,以達成兒童教育健全發展之目標。
為進入忍者的角色,孩子在上課前有時要繫上頭巾!
大家在課上一起製作忍者道具。 Text:Alice Liang Photo:Sze Chu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