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08.05.2023

慈愛的溫柔力量|香港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何欣容

慈愛是甚麼呢?

世界著名的慈愛大師Sharon Salzberg提到,慈愛是看見別人的痛苦,並希望去減輕這份痛苦。在佛教中,慈愛是在受苦或看見痛苦時內心觸動而生的顫抖。

對筆者來說,慈愛是人與人之間一種深深的連繫,這是因為每一個人都曾受苦,當我們看見他人的苦,那一刻就跟自身的苦連接起來了。有時候,我們會對他人甚至自己的苦別過臉去,因為那狀態會使我們感到脆弱、不知所措、難以忍受,所以慈愛的心是需要有勇氣地在經驗中去培養的。

在育兒過程中,我也很刻意培養孩子這份慈愛的心,特別是一種我稱之為「慈愛的目光」(Compassionate sight)。

女兒3歲多時,我第一次帶她上舞蹈班,她因為害怕陌生環境,希望我留下陪她,所以其他家長或工人姐姐都離開了,而我就一個人坐在課堂的角落。我一直看著這班小個子跳來跳去,可愛極了!突然,女兒被一位小男孩不小心推跌了,她坐在地上,也沒有哭,我按兵不動看看事情會怎樣發展。突然有位小女孩走過去女兒身旁,用雙手扶起她,拍拍她的肩膀,然後女兒就跟著她繼續跳舞了。

下課時,她跑到我跟前說:「媽咪,我認識了一個新朋友啊!」我說:「我見到啊!她叫Milly嘛(我聽到老師這樣叫那小女孩)。」她驚訝地問我是怎樣知道的,我說老師提到了。為了令這經驗更深刻,我繼而問她,你是怎樣覺得她是你的朋友啊?她想著,不太懂怎麼說。我嘗試引導,問她:「是不是因為她扶起你,拍拍你的肩膀啊?」她回應道:「因為她對著我微笑。」

我的心當下被深深的觸動。啊!這是多麼美麗的兩顆心靈啊!慈愛本身就是與生俱來的,它是一種開放、包容、溫柔而堅強的態度,它讓我們能夠直視痛苦而不害怕,知道在痛苦中我們並不孤單。

那一課,女兒一句話也沒說(她很慢熱的)。但她跟那慈愛的目光相遇了,女兒感受到愛,所以她認為Milly是她的朋友。而我,也想讓女兒知道,媽媽看到了這一切,這一切都是彌足珍貴的。

有時候,對他人慈愛或許比較容易,但要對自己生起慈愛,似乎特別困難。

在一次全日靜觀退修活動中, 筆者帶領大家進行慈愛修習(Loving-kindness meditation),形式大概是向不同的人,例如所愛的人、想感謝的人等,在心入面送上祝願。來到對自己送上祝願時,我先著大家想起自己,嘗試對自己如剛才對他人一樣送上祝願,然後我說:

「若你感到很困難(因為這是很常見的),或者可想起兒時的自己,想起他曾經歷過的難過、失落、孤獨,嘗試對他送上祝願。」

到了最後的分享環節,有2、3位參加者不約而同地表示,最初真的難以祝福自己,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好,是很差的一個人。但當我邀請大家在內心想起兒時的自己的一瞬間,大家突然內心升起成長中的片段,看到原來自己真的走過很漫長的路了,真的很努力了,辛苦了。在那一剎那,心柔軟下來,真正的擁抱內在的自己。後來,更有參加者特意透過電郵感謝我,說那天的片刻慈愛對她來說意義深遠,在往後感到沮喪的時候都會時常記起,不再責怪自己,並以溫柔的雙手把自己扶起,拍拍肩膀,再繼續往前行。

在我們的社會裡,我們很少會以慈愛的態度看待自己。我們以為慈愛是懦弱的、被動的。我們總是很習慣責怪自己、鞭策自己,一心以為這樣做會使自己進步,避免重覆再犯同樣的錯誤。但研究告訴我們,如果你想進步、學習新事物或想作出改變,慈愛其實是最強大的動力。

*以上故事純屬筆者從臨床經驗中編寫,並不反映任何個別人士的經歷。

何欣容, Connie Ho, HealThySelf, 臨床心理學家, 心理學家, Health,
何欣容 Connie Ho
HealThySelf 創辦人;香港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靜觀導師;大學講師
曾於醫管局總部、衛生署及社福機構工作,現為私人執業。相信每個人內在都擁有讓生命轉化的力量,希望透過靜觀及心理治療喚醒這力量,使每個人都活得更自在、滿足。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yself.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