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Fashion17.11.2016

Jewellery As Sculpture 雕塑珠寶

以往提到Cindy Chao的珠寶,似乎總與藝術脫不了勾。接連在Sotheby’s、Christie’s拍賣獲得佳績,上月更獲邀參與第28屆巴黎古董雙年展(Biennale des Antiquaires),亦是本屆唯一橫跨古董、藝術與當代珠寶界的亞洲品牌。難得設計師百忙中抽時面對面接受訪問,與我們分享自己的在藝術及珠寶上的追求路向。

比起一般科班出生的珠寶名師,Cindy Chao的起步點似乎已注定了高度。出生於藝術世家,祖父是著名建築師(設計過國寶級寺廟——日月潭文武廟,馬公城隍廟等),父親則是知名雕塑家。自小的耳濡目染,形成了Cindy的藝術價值觀和處世哲學。有趣的是,她手下任何一件作品都上百萬,但自己卻一身素淨,永遠黑白兩色。正是所謂的「賣花姑娘插竹葉」,再一次突顯她的低調作風。

《旭茉JESSICA》: J Cindy Chao: C

J: 家庭環境如何影響你的美學觀?
C: 坦白說,我的童年並不是典型的快樂童年。沒有女生都愛的洋娃娃,只有外公的圖紙,還有爸爸的粘土。祖父總是伏在桌上不停畫圖,他會問我在圖紙上看到甚麼,我答一家房子一扇窗之類。他都會告誡我,看東西不要太主觀。至於父親,創作時如我去找他,他只會給我粘土,讓我安靜下來。這樣的環境令我學到立體思維的重要性,跳出平面框框。

J: 芸芸藝術事業中,為何只對珠寶設計情有獨鐘?
C: 父親、祖父的設計多年來深植於我的心中,慢慢長大時,我向媽媽提及想繼承家業,成為建築師或雕塑家,她卻勸阻我說『家中已經有2位把工作室當成家,廢寢忘餐的建築師和雕塑家了,不需要更多』,更鼓勵我把興趣轉移珠寶設計。我抱著建築師的眼光去做設計,珠寶就是我的微型雕塑。

J: 據說你的作品由創作至完成,不少都需時2年,原因是甚麼?
C: 我通常先以蠟模塑型,之後再畫圖(包括平面圖、立體圖,考慮各種角度配色),加上360度鑲嵌技術。我堅持不使用電腦繪圖,因為它太精準,失去了藝術的生命。我堅持以傳統手工蠟雕方式制模。正因手製,觸感不完美,卻更彰顯藝術家的情感,感受到設計的力量。我可衡量到它的手感,看它的高低起伏,看整件作品有沒有立體感。工作完成之後,半成品便會運往歐洲鑲嵌。過程中一直反覆更新進度、修改,團隊告訴我『沒可能』,我就要他們變成可能,如是來來回回共用上近2年時間。

J: 作品定點於最高端的市場,當初可曾擔心過曲高和寡嗎?
C: 在2004年初創時,立體設計確未為消費者接受,沒有訂單的日子,我卻沒太擔心,反而重新理清了設計方向。很多人都勸我不要再固執,然而當下我沒有動搖。我把房產賣掉,好讓經濟上的壓力減少,同時把較商業化的副線停下,全心投入到需時更長的藝術珠寶上,事實亦證明這個方向正確。

J: 是次參與古董雙年展,是否與你以往的展示方式大不相同?
C: 的確,Cindy Chao Black Label Masterpiece系列是每樣只有一件的出品,以往只能私人預約鑑賞。是次我們就帶同16件價值約7.5億港元的作品參展。有幸能向不同界別藝術家及其他專業人士及公眾展出並介紹自己的作品。

J: 12年來,你創作過上百件大師之作,哪件是你的最愛?
C: 每一件都是最愛,然而如你要限定只有一件的話,我會說是『下一件』。

Jewellery As Sculpture 雕塑珠寶Text: Nicola Lai
Photo: Raymond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