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25.03.2016

Only You!

認識我的朋友都會知道,我沒有別的偶像,這些年來,就只有一個林憶蓮!

在我當傳訊公關前,曾為某些報章雜誌撰稿多年。某天,雜誌總編輯打給我問:「可否幫我們寫憶蓮的封面故事?」表面的答案是:「好的!」內裡的興奮實在是筆墨所難以形容。

這廿多年來,我一共訪問了她7次。每次訪問憶蓮都是愉快的,說音樂說人說事說花說草都說得格外引人入勝。每次的訪問我都格外經心的寫,要知道一篇訪問,你對受訪者沒有興趣是不會寫得好,但如果你太喜歡,有時又會因為沒有距離感而失諸交臂。

至於我在雜誌的音樂專欄,更早於1997年開始便不間地寫她。尤其是近幾年,也在《旭茉JESSICA》內地版推介過好幾次。無他,這個年代,要找一個資深而不吃老本,而繼續創新而仍舊屹立第一線,其實沒有幾人可以做得到。

還記得幾年前幫客戶籌備他們的年度晚宴。客戶問我:「可以請到林憶蓮來唱歌嗎?」我說:「那就要更改監製/音響/燈光/流程,最重要是要看她有沒有檔期。」結果她答應了。在澳門威尼斯人酒店的那個晚上,她的出現沒有出現在流程表內,所以當她突然上台獻唱,全場哄動之餘,幾百個賓客也跑到台前。一首《至少還有你》更出現了感人的全場大合唱。

至於演唱會,不瞞你,除了外國歌手,也除了張惠妹(是贈票,但看到一半就走了),我只看過林憶蓮。那是因為她makes sense,她知道她在現場可以做的一切,所以創意盎然。我看過她的1991/1993/1996/2002/2004/2005/2007/2011/2012的演唱會,也跟隨她去了北京/上海/澳門/台北/新加坡。雖說有特定的曲目,但在每個地方,她也細心聆聽當地歌迷的訴求,更一定有為當地特別選定的曲目。

在於管理的角度,其實她一向知道自己是一個品牌,而她的不亂接工作不亂出席活動,其實就是管理著品牌。而更重要的是,她有她的無可取代性,出道31年,橫跨4個10年,她依然受著她應該得到的追捧,而粉絲的年齡層愈更年青,就是因為年青人沒有可以接受的當代偶像,她便成功地俘虜受眾,成為她的adopters。

每年的復活節我也外遊,但今年便乖乖留在香港,因為她要舉行《2016 林憶蓮PRANAVA / 造樂者演唱會》,看她怎樣繼續inspire我們,看她怎樣繼續輕柔慢燃的做她的傳承。

Text: Jere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