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旭茉JESSICA》成功女性 2010 –王阿蓮 ALIAN WANG
王阿蓮 ALIAN WANG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系資深研究員
絕不輕易放棄理想是心想事成的根本
王阿蓮出生於知識份子家庭,外祖父擁有教育和歷史兩個碩士學位,歸國後以大學教授終其一生。父親是歷史學家,母親則是經濟學教授,姐姐妹妹也都是經濟學家,而唯獨只有她成為了行星光譜物理學家。光學和光譜物理學是她的專業,地質礦物學是她所應用,然而只有到了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開創太空鐳射喇曼光譜學這一新方向時,王阿蓮才得以將這些學科最終結合在一起,從此開啟了她人生為之奮鬥終生的目標。 「人生雖然是由很多偶然組成,但絕不輕易放棄理想是心想事成的根本。一路走來,最想感謝的是每一位老師和領路人。」十幾年工作於NASA和ESA 的行星探索專案,她已是公認的國際一流行星光譜物理學家和火星科學家,然而達到這一高度之路確是十分崎嶇。中國血統,無美國空間科學的教育背景及人際關係,加上又是女性,她面對的困難如山。用她過世的老闆加導師的話說,王阿蓮的勇敢和對於認定目標的熱愛頗具征服力。 1997年開始論證「雅典娜」工程(即現在的火星登陸車)科學負載時,面對一屋子的噴氣動力試驗室的男性工程師們,一個瘦瘦的中國女性用滲雜法文單詞的非標準英語就敢把自己的想法全說出來。這種勇敢來自母親的言傳身教,在她的家庭,女性與「弱者」從來不是同義詞。 「我希望中國科學家能加入國際行星探測俱樂部。」王阿蓮這句話是由她在幕前幕後的行為所支持的。探索宇宙是全人類的共同願望,絕非一個國家能獨力完成的事業。 “By working together, we will learn more and learn faster.” 這是王阿蓮常對中國同行說的話。王阿蓮曾為第四期《歐美同學會會刊》撰寫過一篇名為《說真話,辦實事》的文章。她寫到「所謂四十而不惑,是因為明白了再不可自欺欺人,再不可不動腦筋地隨大流,明白了要說真話,辦實事,要對得起中國的老百姓,要為國家和民族的進步做一份實在的貢獻。」十多年過去了,無論是科學研究還是搭建科學交流合作的橋樑,她始終抱持著這個信念在前行,只是如今,她站到了更高的高度,具備了更寬的視野。
1975 年 畢業於山東大學。現任該校客座教授。 1982 年 獲北京大學碩士學位。 1987 年 獲法國里爾大學博士學位,同年任中國地質科學院副研究員,現任該院客座研究員。 1997 年 參加美國 NASA 火星登陸車科學家團隊。 2003 年 被歐洲空間局(ESA)聘請擔任歐洲 2009 年火星探測器科研載荷評審委員。 2004 年至今 直接參與火星登陸車的操控、探測和資料分析。 2005 年 在《自然》雜誌發表研究報告,用火星登陸車資料分析證明,火星表面曾經存在過液態水體。 2007 年 被美國NASA選中擔任歐洲空間局2013 年地外火星飛行項目美方科學家。 2009 年 作為會議外方召集人參與組織首次「北京國際探月及地學科學研討會」。 2010 年 獲頒《旭茉 JESSICA》成功女性大獎。 學術研究,教育及科學 Academia, Education & Science 得獎年份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