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ople·Business Women19.02.2017

一年365個情人節 鄧鉅明 鄧宣宏雁

提起太子珠寶鐘錶,大家都會想起那個環球天氣預報節目的冠名贊助,原來不經不覺,「太子珠寶鐘錶特約」這句說話,我們已經聽了14年。

不過經營珠寶,與看地球有何關係呢?「我那時在想,自己做鐘錶,一定要找一個與時計有關,又有認受性的節目,而『瞬間』的節目與時計正好有著微妙的關係,之後發現有很多在大陸的客人都因為節目聽到我們的名字,成效斐然,於是一做便做了十多年。」對於太子珠寶鐘錶集團主席及行政總裁鄧鉅明博士(Jimmy)來說,那個當年看似微不足道的決定,成就了集團今日的名聲。而無獨有偶,同樣發生於2003年的,還有一件大事,就是遇上太太鄧宣宏雁(Emily)。「那時我們相識僅一年時間,便決定結為夫婦,轉眼又十三年了,二兒子最近更成家立室了。」

幽默滋養愛情
雖為集團主席,但Jimmy並沒有表現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氣焰,反而在言談之間,很容易感受到他的風趣幽默與平易近人,而且從不吝嗇於人前表達對太太的愛。在拍攝這情人節專訪的合照期間,Emily提議要坐在Jimmy後面,讓臉蛋看起來更小。Jimmy隨即打趣說,「當然是老公坐在後面擁著你,這樣才顯得你如珠如寶的矜貴。」或許因為兩人都有著一份幽默感,令十三年婚姻生活依舊新鮮而甜蜜,著實羡煞旁人。

嫁入鄧家之後,Emily一直都在治家,甚少理會公司的事。「始終照顧小朋友最重要,那時兒子剛出生,做母親的若不多陪伴他,長大了感情就不會深了。不過話雖如此,公司的大小活動,我還是會出席的,還會幫手招呼他的客人,有時候為公司賺的生意也上千萬,不過那時候都是當義工,沒有出糧的。」直到2012年,小朋友上學了,公司的生意又愈來愈忙,Jimmy便決定叫太太加入公司幫忙打理市場部的業務。
一年365個情人節 鄧鉅明 鄧宣宏雁夫妻之道在乎忍讓
「代表公司參加各類型的宣傳社交活動,作為公司代表,出席活動又怎能馬虎呢,所以每次有活動,我都要早一點下班,趕往恤髮、化妝、配襯衣飾等等,而他總是穿著上班那套西裝便出席,有時真的很激氣。」別看Emily一身雍容華貴,說話慢條斯理,但看著老公對衣著總是不在乎的樣子,也會有微言,當然心底裡也是開玩笑的。Jimmy這時連忙補充著,「兩公婆相處最重要的是互相遷就,面對爭執時一定要心平氣和。一條鎖匙敲不響嘛,有時候只要忍讓一下,她自己罵著罵著,悶氣很快便會消掉。」

近年社交網絡盛行,品牌都以此為宣傳方向與渠道,太子珠寶當然也不甘後人。「我們想讓每個市場的客人都能同步獲得即時資訊,所以在香港有面書,大陸有微訊,團隊更會依照兩地不同文化撰稿,並以繁簡體迎合不同市場需要。」新聞發布之外,太子珠寶更會透過舉辦小遊戲,擴闊客人的層面。「很多客人以前從未踏入過我們的店,以為我們賣的都是他們無法負擔的產品。透過網上平台,讓客人了解更多之餘,更可以與不同層面的消費者拉近距離。」

非常時期 非常手段
近年市道低落,整個奢侈品行業的銷售都不景氣,然而這些外圍因素對太子珠寶好像並沒有太大影響,單看公司在尖沙咀已有兩間旗艦店。「我的性格就是如此,你可以說我進取,也可以說這是貪心。人收我放,人棄我取,希望吸納更多不同層面的顧客。無論對自己或對同事,我都經常說,這世界沒有最好,永遠都有更好,所以即使在惡劣環境,我每天仍在想如何可以令公司生意與形象更出色。中國以至全球經濟放緩,其實對鐘錶業有很大打擊,整個市場氣氛也很差。不過,非常時期就要用上非常手段,這些打擊令很多較弱的對手退出市場,太子珠寶能在這個時候主動出擊,以永不言敗的精神把人家的餅也吃掉,才有機會在逆境中爭勝。」難怪公司在言逆境中,仍維持在高租金的尖沙咀開設兩間旗艦店,而且更在店內設有舒適用餐環境,以新的營銷模式繼續在市場上競爭。
一年365個情人節 鄧鉅明 鄧宣宏雁積極做好中間人
作為珠寶鐘錶代理商,與品牌合作都是幾年間的事。不成功的品牌,做幾年就會自動放棄,成功的,又會自立門戶,Jimmy坦言這行業是很無奈的,但這是行業的本質。「就好像小朋友一樣,把他們養大了,就要讓他們自己發展,這也是他們的權利,過程雖然無奈,但我們還是要接受。」Emily爭著說:「現在這個年代,養到18歲就要放手了。」「其實做代理,這個中間人角色,是改變不了的事實。」

早年經濟好,Jimmy形容那是「客求貨」的時期,客人買不到心儀的,都會退而求其次。「一場來到卻買不到心頭好,客人會傾向以其他產品代替,於是我們代理回來的品牌,有最頂級的,次一級的也會代理回來,完全不愁沒人問津。不過現在是『貨求客』,做法就不同了,我們入貨要求精,只入必買的貨品,而品牌方面亦開始了解到客人的消費模式,於是在產品設計與價錢方面亦有調整,所以即使我們的幣值強,競爭力依然不減。」Jimmy指香港至今仍是全球第二大瑞士最大的珠寶入口商,過去十年均為第一,自去年輸給美國,他呼籲珠寶行業要努力,爭回全球第一。

Text > Goosie Lam
Photo > Jack 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