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8.2015

在琉璃中的徹悟

在演藝事業的巔峰期,楊惠姍毅然離開五光十色的電影圈,投身現代琉璃藝術,與著名導演張毅共同創立了「琉璃工房」。她從無數次失敗的經驗中累積,爐子裡常常燒出來的都是失望,甚至於差點把命都豁出去了,最後才成功研究出琉璃脫臘鑄造法。如今,她不僅成為中國現代琉璃藝術的奠基人和開拓者,更探索出琉璃藝術融合在現代生活中的種種可能。

 

雕塑讓內心寧靜

楊惠姍和張毅在台灣最早的一棟廠房是違章建築,每逢下雨時,總要用幾十個面盆來接雨,而她就在雨水溝邊不停地試驗。也曾經有這樣的一次,可能是因為材料的成分比例出了問題,熔漿破爐而出,當時張毅就在樓下辦公,楊惠姍馬上高聲喊叫要他趕快跑。「那時候我們剛剛接觸這樣的一個全新領域,每天都要面臨所有無知帶來的恐懼。因為每天都不知道會發生甚麼意外,而只有在雕塑佛像時,我內心才獲得寧靜。」

 

在琉璃中的徹悟

失聰是痛苦後的美麗

長年在噪音很大的工作間裡創作,導致最直接的後果是,楊惠姍的左耳失聰。「失聰之後不是完全的寂靜,而是感到非常的嘈雜,像電視機壞掉的聲音,又像是站在海邊,浪花打在岩石上的聲音。」有那麼一小段時間,她常常會不由自主地被耳朵裡的聲音干擾。「有一天我正在雕塑一尊觀音像,從觀音像的耳朵開始,我雕出一層一層的樣子,如果把它無限放大的話,好像會看到耳朵本身的形狀與結構就是波浪的輪廓。張毅正好經過,

他看到後就對我說,希望你不要把聲音當成是一種負擔,更應該是把它昇華變成一種痛苦之後的美麗。我覺得這話還蠻有趣的,於是,我就在想,如果無限地把那個波浪延伸,它是不是就是那個在我耳朵裡的聲音?

既然聲音已經存在,我何不與它和平相處,何不把這種聲音釋放出來呢?」於是,她嘗試把鐵絲用在琉璃創作裡面,再與不同的材質結合,造成混亂中又協調的感覺。「黑不透光的佛像,漫天糾纏的鐵絲,廝殺,變形;經過那麼多不安之後,幻化成像雲彩的感覺,而佛像依然端坐在那邊發著光微笑。」那件「更見菩提」的作品後來在英國展出後,大獲好評。英國著名策展人Andrew  Brewerton形容,它表現了「不加修飾、令人焦慮的能量與聯想」。

創作如此艱辛,楊惠姍卻從來沒有閃過放棄的念頭。「即使我們經歷了所謂的生死,也沒有想過要放棄,而是一直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往前走。因為如果不繼續往前走,日子可能會更難過。」

 

玉璽之美

楊惠姍說,在她的琉璃作品裡,其實包含著很多中國人的思想和精神,這也是她一直試圖要表達的東西。「我覺得中國有很多美好並且值得傳承下來的東西,所以我想用各種方式把它再說一次。」

於是,她以琉璃這種材質重現了一尊又一尊的今之玉璽,這件「頂天立地璽」作品,可謂是她「今璽」系列作品裡的代表,它既是對帝王精神傳承的新詮釋,也讓我們在她的作品裡重新感受了中國古老的儒家文化。

「璽」在古代是皇帝的印信,至高至尊,唯一正統的意涵。璽上「龍」的圖騰,是力量的象徵,也是上古時代,人們對於自然主宰的敬畏之心。在君權神授的年代裡,它象徵著鞏固帝王的正統性。今天,「天子」早已是個遙遠的名詞,尊貴與權威的源頭,是仁。儒家講的「天下歸仁」,是上位者的愛護,也是將心比心。權威與權力緊密而來的是責任,是體現一種精神上的品質與文化,是自尊,自律,自重。

在琉璃中的徹悟

脫蠟鑄造12道工序

想必在她還是演員楊惠姍的時候,這雙手一定也曾經纖細秀美。只是,27年的藝術創作,長年在工作間裡捏製泥坯、燒制琉璃,讓她的雙手已然變得骨節粗壯,不再秀美。她使用的那些雕塑工具,連很多男性拿在手中都會覺得吃力,可是當楊惠姍在專注地創作時,她甚至可以使用這些工具連續26個小時不停地工作,並且不覺得酸痛。她打趣說:「手腕的力道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練出來的。」

對於昔日的影后光環,楊惠珊不願多提及,反而是有關藝術創作,她卻談興甚濃。她說:「一件琉璃作品,從雕塑原型、塗抹多層矽膠、脫膠,到翻製耐火石膏模、脫模、研磨細修等,脫蠟鑄造的工序十分複雜,需經12道工序才能完成,每道工序都不能有任何失誤,否則易使作品碎裂,或產生不規則氣泡或雜質,導致全功盡棄。」

Text:喬夕      Photo: Jay Sin   部分圖片由琉璃工房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