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2017

年輕人給了我啓發

11年前劉少坤加入國際成就計劃(Junior Achievement)的時候,沒有想過有一天她會退出營商企業,全身投入這個NGO組織,可是在今年年初,她毅然作出決定,辭去高薪厚職,接受JA亞太區總裁的全職工作。她說這些年在做年輕人的工作時,常常在自己懷疑成效,想放棄的時候,卻又從年輕人身上看到了回報,發現付出的努力沒有白費時,她完全給這樣的工作迷住了。而能夠為全球六成的年輕人服務,新的任務讓她以更謙虛的心去推行繁重的工作。

在2004年剛剛加入國際成就計劃香港部(Junior Achievement Hong Kong,簡稱JAHK)工作的時候,劉少坤(Vivian)沒有想過自己會在這個機構待那麼久。「當時我的計劃是,香港石油化學公司的工作與JAHK並行,在JAHK納入正軌穩健成長時,我便會交托接任人,然後返回商界。」但是,Vivian始終沒有從JA退下來,反而在今年3月接下更重要的任務,負責整個亞太區的工作;因為工作的轉變,她更是違背自己的初衷,辭退商界的工作,全身投入這個為年輕人服務的NGO機構。

「我現在負責的亞太區包括東北亞、東南亞、太平洋區、南亞和中亞共20個國家,其中包括3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印度和印尼),而全球有60%的年輕人在這個地區;這六成的年輕人擁有潛質非常大的創造力,他們在將來可以為地球解決很多挑戰,但是如果我們不能為他們提供一塊良好的成長土地,他們就不會是part of the solution,而是part of the problem。」接下這項任務,Vivian不敢掉以輕心。「必須把我的300%的時間放

進去。」

心靈工作才是最重要

國際成就計劃原來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機構,1919年在美國成立,全球有超過120個分部,為不同國家的年輕人提供不同的活動和計劃,讓他們在商業機構和義務工作人員的支持下,學習如何為自己將來的事業或創業做準備。「其實活動和計劃只是一些硬件的東西,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軟件工作,如果我們能夠抓住一些teachable moment 給到年輕人一些啟發,令他們認真地去思考,這才是最重要。」

今年年初,在泰國舉行JA 亞太區 “Company of the Year Competition” 上,發生了一件讓Vivian非常感動的事情。「參加比賽的國家共有10個,其中來自土庫曼斯坦的代表,因為當地一個突如而來的政策,4個代表中只能來一個,於是這位唯一的代表,他肩負重要的責任來到會場,把自己變成一塊海綿,替不能出席的3位組員盡力去吸收去學習,從他的眼中,你會看到不一樣的熱熾。比賽共有4個環節,面試、筆試、presentation 和trade fair,他一個人獨力最後在總分上贏得第三名。他是一個大塊頭,但是上台領獎的時候,我給他一個擁抱時,他整個人都在顫抖,而台下的人在那幾天看到他的盡心用力、豁出去做,都站起來給他熱烈的掌聲。在場的學生,他們學了一課,但是這一課不是在任何的program 裡。」

來自土庫曼斯坦的那位男生,他的國家不及其他發達國家那麼富庶,因此他很珍惜在國外開闊視野的機會,而他和他組員的創意,也給到Vivian不一樣的啟發。「我發現發展中國家的代表,他們的創意多是來自於解決生活中資源匱乏的問題;而來自發達國家的年輕人,他們往往喜歡以新鮮潮流、個人興趣為創意出發點。土庫曼斯坦男生在比賽中帶來了一張設計很聰明的多用途毛氈,可以在嚴冬時候在戶外等車時當凳子用;因為是回教國家,平常可以當祈禱毯子;教室的設備不很好,毯子可以當坐墊。他們的產品能夠實在地提供改善生活的方法,這讓他們比其他發達國家走得更前。」

是難處,也是挑戰

在JA超過10年,Vivian覺得做年輕人的工作雖然有難度,但也是挑戰。「所說的難處是,說到底,那是在做人與人的工作,以生命影響生命,因此沒有一本manual可以讓我們跟著一步一步去做,而且時代在變,5年前與5年後,年輕人身處的環境也會完全不一樣,因此在設計和推行programs時,我們都沒有把握年輕人是否覺得有效、是否能夠從中得益,每一次,我們都要很虛心地去提問和聆聽,了解他們的反應,然後修改,再走下一步;跟年輕人一起,讓我永遠要保持在學習的階段。」

而現在Vivian 統管亞太區,她說在其他國家工作時,也同樣要真心地去聆聽,理解問題所在,才能建立一個合作伙伴的關係,按照當地的資源來制訂年輕人項目。「儘管國家多,問題大,文化宗教經濟背景都不一樣,但是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希望年輕人活得更好,有更多選擇,然後充滿熱情地朝著自己的選擇進發。」

一切都要先照顧好自己

Vivian現在是全職照顧廣大地區的工作,留給自己的私人時間又能夠有多少?「我會很努力為自己預留時間。在我職業生涯的前半段,我曾經去得很盡,後來到了某一個階段,我做了深刻的反思:不可以常常處於一個滿瀉的狀態,因為這樣的話,你應付不了突然而來的挑戰和機會;而且人的創作力有限,要讓自己停一停,到另外一個環境去refresh,然後重新注入新的想法,所以我跑馬拉松、行山、看書、聽音樂,還有在旅行去看新事物,體驗不同地方的人情。一切事情,必須先照顧好自己,不要讓自己成為問題。」

 

 

PROFILE

2009年《旭茉JESSICA》成功女性

國際成就計劃亞太區總裁

90年代    於澳洲雪梨澳洲航空公司任高級計劃顧問。

1996年    回流香港,出任精英互動廣告常務董事。

1999年    獲美國廣告雜誌“Advertising Age International”評為全球12大互聯網巨星之一。

2000年至2002年  數碼通(香港)寬頻總監及市務總監。香港廣告商會互動委員會創會主席。2002年底加入香港石油化學有限公司。

2004年至2015年2月  國際成就計劃香港部行政總裁。

2006年    香港石油化學有限公司行政總裁。亞洲唯一女性獲選為國際婦女論壇16位領袖基礎會員之一。

2008 年  被亞洲協會(Asia Society)選為 23 位亞太區最有前途的新一代領袖之一。

2009年    獲頒《旭茉JESSICA》成功女性大獎。

2015年3月   全職擔任國際成就計劃亞太區總裁。

Text: Olivia Wong  

Photo (portrait) : Paco Tam    Photo (activities) provided by Junior Achiev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