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Trailblazers25.04.2016

忍耐

出來工作已廿多年,經歷過兩次金融風暴。1998年那一次印象不深,但2008年那次就非常難忘。

顧名思義,那兩年照理生意應該不好,不過2008年對於我就是一個非常奇特的經驗。按理當時市面一片蕭條,但我那個時候在一間小型傳訊公司,情況有點始料不及。

忍耐始料不及的意思是 : 生意出奇地好 ! 品牌用來做宣傳的費用被大幅削減,以往風平浪靜時,當然會僱用大型傳訊公司為他們協力,但那個時候他們就開始找中小型的傳訊公司來將貨就價。

情況的誇張程度是 : 那兩年生意多得我應接不暇,在同一時間我最多要處理17個客戶 ( ! ) 的工作。那個時候我每天有超過500個電郵有待回覆,連帶因為工作,那兩年我平均要出差三四十次,在城市和城市之間,我還要在三萬五千尺的高空繼續做計劃書,因為jet lag而睡不了的時候就回覆電郵。

忍耐當然,後來我就轉到現在的東家。

畢竟是大公司,我們的規範 / 資源 / 費用,當然不可能和中小型公司相提並論。當然,費用反映了所提供的服務,而策略性的諮詢 (strategic consultation) 就是我們的強項。

那些年我在舊東家猶似貨如輪轉的項目,都會在現在公司訂定的利潤/人力資源配對的基制下變成敬謝不敏。或許,再簡單一點的說法是:我已經在做著其他層面的事情。

忍耐這兩年,大家都知道本地的消費市道非常疲弱,以往經由公關能夠協力的項目,都未必一定能收到預期結果。還有因為傳統傳媒正在進行汰弱留強,而如雨後春筍湧現的網媒或博客又未有決定性的表現,更把這個狀況變得弔詭。

還有因為個別記者編輯會轉營為公關,他們的出現更使局面變得如戰國時代的四分五裂。客戶的預算從來都只是不大不小的餅,僧多粥少其實是一件必然的事。

不止是同行,就算來自不同行業的朋友,在相聚時可能都會唉聲嘆氣。不過,我有一個作為香港其中一個最大零售商店網絡的CEO說得好 : 好天收埋落雨柴,因為沒有可能只會升而不會跌,尤其是零售,更不能只看眼前而是要作長期規劃,再不停作出檢討而隨時作出修訂。

我們一般人可能沒有她那麼有遠見,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忍耐一下。能在逆景之時忍耐,把個人調整而去適應變遷,那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智慧。

Text: Jere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