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Hot·J Baby02.09.2018

與孩子一起面對考試

這天是學校每年一度的家長日。芷珊剛見過老師,領了女兒凱晴的成績表,正準備離開學校,卻在大門遇到幾位家長。大家寒暄一會,便轉到這次考試試題的深淺,老師改卷是否公平等話題。

忽然有家長說:「每次和孩子討論如何改善,但他總當作耳邊風,唯唯諾諾的敷衍我!」另一家長說:「只是要求他下次考試有進步,但他卻說我逼他!」芷珊聽著這些話,好像有點熟悉,自己也曾經對女兒這般說……

父母收到孩子的成績表,無論成績是否理想,都會和孩子作賽後檢討,迎接下一次考試。但若父母只是對孩子說:「我相信你一定做得到!」或「繼續努力啊,下次你一定會考得比這次更好!」是無補於事的,父母必須因應自己孩子的特質,了解他們面對考試的心態,才能對症下藥,適當地引導孩子繼續作戰。

以下是應付不同類型孩子的方法:

孩子是追求完美的小鳳凰

這類孩子大都是資優生,對自己有很高的期望。他們的內心,為自己塑造了一個完美形象,為了要滿足這個形象,於是不斷催逼自己努力做到最好!孩子對自己有高期望原本是值得肯定的,但若過度追求完美,把自己的神經繃得緊緊的,不但會為自己造成極大壓力,嚴重的甚至影響學習的結果。

完美主義亦令他們無法面對挫折,當達不到期望時,便會大發脾氣,怪責自己,遷怒他人。家有這樣的孩子,父母可嘗試協助他們重新認識自己的能力,調校自己的期望。平日讓他們多接觸社會上不同的人和事,擴闊他們的視野,明白天外有天,不要過於重視一己的得失,因為對這類孩子來說,情緒智商比學業成績更重要。

孩子是漫不經心的小駝鳥 

許多孩子對於考試成績未如理想,一方面會懊惱沒有達成目標,另一方面也憂心父母的感受,害怕父母斥責,於是就擺出一副「不在乎」的樣子。父母跟他檢討成績,他就說:「我不是最差的,班上的小明的成績比我更差。」又或以:「我考得不好,是因為考試題目太深,而不是我笨。」來解釋,這是一種逃避失敗的心態。

人在年幼階段,一般都會對自己有正面的自我價值,但當日漸長大,面對生活上各種評價和挫敗,就會對自己產生一種無能的感覺,為了要抗衡這感覺,有些孩子會選擇用「我失敗不是我不能做,而是我沒有做!」來保衛內心的自尊。

協助這類孩子,首要工作是讓他們經歷「我做得到」的成功感。父母可嘗試和孩子定下目標,然後朝著目標進發。但要訣是不要把目標定得太高,而是以孩子當下的表現為起步點,向前跨進一步即可。舉個例子,若孩子今次英文科考試不合格,家長和孩子經討論後,認為英文「時態」(tenses)部分可以改善,便把目標訂為提升「時態」考試部分的得分,再配合行動計劃,帶領孩子完成一個小目標,再邁進另一目標,循序漸進地建立孩子的能力感。

孩子是臨陣脫腳的小戰馬

這類孩子平日功課、小測驗的表現都很好,考試前也用功溫習,但到真正考試時,總是無法達到平日應有的水準。

他們一到試場,便會害怕,若不幸打開試卷,發覺第 一道試題是他們不太熟悉的,情況更如雪上加霜,嚴重打擊考試的信心,結果就連會做的題目也答錯了,成績自然不理想。

面對這類孩子,父母可從兩方面加以協 助,其一是教導他們一些考試技巧,例如答題不需由第一題開始,而是挑會做、有把握的題目先做,不會做的題目稍後處理;其二是平日讓他們多做心智演練,方法 是鼓勵孩子在腦子裡想像試場的情況,例如老師派發試卷、自己遇到困難題目時的心情等,透過這些演練,可提升他們應對考試的能力。

 孩子是拒上戰場的小蝸牛

有很小部分的孩子,每到考試便會生病,早上起時會發燒、肚痛,父母惟有向學校告假;縱使父母勉強逼他們回校,但一到課室,他們也會表現出非常不適的樣子,最 後還是要家長接回家。

其實,很多人面對緊張,都會出現輕微生理反應,如腸胃不適等,但大多可以忍受及過度。但若孩子將這種心因性(由精神因素引致的)病徵無限放大,到了「凡考試,必生病」的地步,就必須正視。

父母可首先檢討一下自己對孩子的要求是否過高,以致孩子因害怕失敗而逃避;又或者同學間的競爭太 大,超過孩子能承受的限度,因而出現適應不良的情形。

若是前者,父母可調校自己對孩子的要求,並清楚向孩子說明你的期望;若是後者,則父母可考慮為孩子調 班、轉校,讓孩子在新環境中重建自我。如果上述兩者都不是,孩子可能有其他心理困擾,就得找專業人士如輔導員、心理學家的幫忙了。

芷珊回到 家,女兒凱晴立即奔上前,眼睛瞧著媽媽的臉,彷彿想看穿媽媽的心情,然後以試探的口吻說:「媽媽,今天去公園玩,好嗎?」。芷珊原先想和凱晴檢討考試結 果,但她看一看窗外明媚的冬日陽光,心想:「考試年年都有,但這樣好陽光的日子不多,何不趁這天氣到公園走走?」,於是說:「凱晴,換衣服吧,我們到公園 去!」

 

李麗梅博士 (Dr. Frances L.M. Lee)

哲 學博士(教育)。從事教育工作多年,先後任職中學、教育局等,現為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幼兒及基礎教育部高級講師,多年來從事自尊感、資優教育和特殊 教育研究,著有《不一樣的孩子:照顧及培育學習差異兒童》及《非常孩子遇上伯樂媽媽─走進廚房的教育法》等書籍,新作《天下無不可教的孩子》將於3月推 出。

 

Text: 李麗梅博士
Illustration: Honka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