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Hot·J Baby18.12.2016

談談家教

在商場,一群旁人圍觀一名小孩在哭鬧,大聲叫嚷「媽媽!我要媽媽!」。而旁人則你一句「警察來抓你」,我一句「媽媽不要你」,把小孩的情緒再進一步推至沸點。至於小孩的爸爸,在旁人的「協助」下,對孩子又哄又兇的,僵持好一段時間仍無法平伏孩子的情緒。突然,一位叔叔指著孩子和爸爸不耐煩的說:「這孩子真沒家教!」令本已一臉無奈的爸爸,處境更尷尬了。

華人圈子談管教,「家教」是十分重要的一環。作為爸媽(包括那位孩子的爸媽在內),或多或少總會定下好些「家規」,幫助孩子穩定情緒,確保他們行為檢點。只是,孩子既擁有自由意志,自然就不會像個機械人般,任由爸媽使喚控制。所以無論爸媽把規矩定得有多周詳,把教訓說得有多清楚,「失控」仍是孩子的常態,他們活像小魔怪的情況,總比化身小天使的時候多。

想要家規行之有效,爸媽需要按個別情況的需要,適度調校家規的行使力度。當孩子企圖以哭鬧的方法逼使爸媽順著自己的意思去行時,爸媽要化身為「人肉錄音機」,把同一條規矩或指令,以平和堅定的口吻不斷重複,「你答應過上街不鬧脾氣的」、「你答應過今天不再買玩具的」。在來來回回的講理與蠻不講理之間,爸媽的目標是比孩子多堅持一次,只要爸媽能一次又一次的堅持下去,孩子自然明白規矩不是鬧著玩,學會識趣不作無謂抗爭的道理。

最慘不忍睹的狀況是家規朝令夕改,又當孩子犯同一錯誤時,他所要承擔的後果,竟會因應犯案現場的環境及爸媽的心情不一而定,此一時輕,彼一時重。浮動的底線不但令孩子無所適從,孩子更會從爸媽的進退失據中,意識到原來所謂的家規,在特定的情況下(尤其是在公眾場合,又或爸媽正忙於處理事情時),其實是可有可無,形同虛設,弄至孩子愈教愈難纏的局面。

當然,若發現例外的情況,如孩子失控行為背後是另有所需時,爸媽便應放下家規,先幫孩子解開心中的鬱結。爸媽出門上班時,或許只是一時大意忘了跟孩子說再見,但此等小事卻足以令幼兒的世界翻天覆地,在他們哭鬧得死去活來的時候,責怪孩子發脾氣當然無補於事,恐嚇要脅他們更會弄巧成拙。此時,孩子最需要的是爸媽以愛的言語和行動,回應自己思念爸媽的情感。待孩子的安全感重新確立,再跟他們重申可接受的表達方法,道理才能留在他們心中。

然而最重要的,還是無論在任何時刻,爸媽都應該留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身教對孩子的影響,永遠比說教的廣大而深遠。想想孩子遇上挫折時的反應,是否似曾相識?特別跟那個被孩子氣到抓狂而暴跳如雷的自己有點相像?

至於那位孩子,我這個路人略為多管閒事的制止了其他人的恐嚇性言詞,便著這位爸爸先抓後抬再抱的,把小旋風帶離現場。看著他們漸行漸遠的身影,我相信這位孩子不是沒有家教,只是還需一段時間,才能掌握表達情緒的合宜方法,明白遵守規矩的重要性。

到底家教應從哪幾方面做起?家規又應如何訂立,才令孩子心悅誠服?下期再跟大家分享。

談談家教Text: 朱綽婷
「同夢童樂」創辦人。相信夢與文字所迸發的力量,能為學生的生命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銳志把多年來一直從事跨媒體出版及創作的經驗,融入課程設計中,透過寫作班、繪本班及讀書會的互動學習,啟發孩子對寫作的興趣之餘,亦借助文字的力量,誘導學生省察自己的內在世界,為夢想開墾扎根發芽的土壤。
著作包括《好孩子調教法》、《好孩子.好情緒》及《好孩子.好習慣》中英雙語童書系列、《新丁媽咪手記》、《天使猜情尋》、《我不再單調》及《親親融融》中英雙語童書系列。
Facebook Page:
同夢童樂:https://www.facebook.com/PlayfulDreamerhk/
Fujiland : www.facebook.com/fujiland
Co-ordination: Candy Cheung
Illustration: 作品由協康會Zach繪畫(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