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2017

這份工作正提醒我要珍惜當下

天災人禍的事後支援不止治癒傷者和協助復興,還有一些人專門負責照顧災民的心理衝擊。香港紅十字會臨床心理學家張依勵博士(Eliza)正是其中一人,亦視之為自己的使命。

「學生時代參加過UNICEF的青少年計劃到四川山區探訪,發現當地的村民很友善純樸,卻發現有智力發展心理障礙的小朋友被鐵鏈鎖於家門前。這讓我意識到就算是貧困地區的孩子,都應該享有身心健康和發展潛能的權利。」這段經歷讓她決定專攻臨床心理學及公共衛生,修讀博士期間跟隨論文導師陳英凝教授走訪災難現場,再次發現救災時普遍重視重建而忽略心理健康的需要,令她更立志希望走在前線工作。

鮮為人知的災後支援
以義工身分加入香港紅十字會後,Eliza接觸的第一個個案是馬頭圍道的樓宇倒塌事件。「當時我們與心理急救員一起到社區會堂,工作之一是陪伴災民親屬接受死訊及認屍。義工的工作就是要為親友做好心理準備,以免他們看到親人遺體時大受打擊,以致這些影像日後不斷在腦內浮現,成為陰影。」成為紅十字會臨床心理學家後,Eliza參與過南丫海難、埃及熱氣球及八鄉小巴事故等,期間不但要照顧受害者,更為肇事者進行災後心理支援。

挺身走訪險境
參與海外的救援工作一直是Eliza的心願,近年她曾遠赴尼泊爾和西非,親歷被強烈地震破壞和伊波拉病毒肆虐的災場。「到達當地最震驚的是當地人仍然迷信,即使感染伊波拉也只尋求巫醫協助。」承受著別人的負面情緒,難道臨床心理學家本身就不會受情緒影響?Eliza自有一套減壓方法。「執行外地任務時,網絡許可的話會聯絡家人,另外禪修也是很好的減壓方法。禪修讓我接受自己,與負面情緒做朋友,亦有助讓人快樂。」

讓壓力之都認識情緒病
Eliza現時擔任香港臨床心理學家協會主席,她更創辦「覺心?心理健康促進協會」,希望我城能更關注心理需要︰「世界衛生組織推算到2030年,抑鬱症會成為全球的疾病負擔第一名。我和丈夫、朋友攜手設立這個協會,就是希望從現在開始著手,進行社區內心理健康的推廣。現今社會上仍然對情緒病有很多歧視,但抑鬱、躁鬱等疾病其實就和其他身體疾病一樣,我們不須避談,而且只要不諱疾忌醫,及早發現及早求醫,康復的機會就更大。」

每一次的服務,在幫助別人之際,亦讓Eliza自己有所得著。「沒有人知道下一秒會發生甚麼事,從事這份工作正提醒我要珍惜當下,盡力做好此刻能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