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周長了很多粒粒,怎麼辦? | 鄭曉蔚醫生
這天黃昏,診所來了一個新症,是一位年約30歲中期的女士 Ada:「鄭醫生,我的眼睛附近長了很多粒粒,究竟是甚麼?是疣嗎?聽聞會傳染的,有甚麼方法可以去掉呢?」看著她那化得精緻迷人的眼妝,我回答:「不如讓姑娘替你卸掉眼妝,我再檢查清楚吧!」
一看之下,原來是大家俗稱的油脂粒,醫學上稱之為「粟粒腫」,有如一點點的白芝麻灑在眼周,表面光滑突起,內含白黃色的物質,臨床上不難診斷:「這些粒粒是粟粒腫,即油脂粒,並非病毒疣,不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PV Human Papillomavirus)接觸感染所致,沒有傳染性,不用擔心!『扁平疣』通常表面凹凸不平,跟皮膚顏色相若或呈淺啡色,有時可能會導致痕癢等病徵。至於『粟粒腫』主要是影響外觀,甚少構成健康問題。」
Ada緊張地問:「為何我會有油脂粒呢?我一向注重眼部保養,每天早晚必定使用多種名貴眼霜去滋養眼部肌膚,減少乾紋,而且,我更會定期進行眼周去角質護理,差不多天天都做磨砂,以減少角質積聚,從不鬆懈。」
我徐徐地回答:「其實,油脂粒正如其名,跟油脂有莫大關係。其成因可以是身體分泌過多油脂,亦可以是外塗油脂成份過重的眼霜,不能完全被吸收,積聚於皮膚表面;或是由於油性化妝品淤塞而成。此外,過度磨砂或經常摩擦眼周皮膚,也會造成油脂粒問題。」
Ada 終於明白她那些粟粒腫的由來:「可以如何處理呢?我試過用暗瘡針去挑它,不但無效,還導致有點紅腫,最後要去看醫生,塗了抗生素藥膏,情況才好轉。」
我認真地跟她說:「你這樣做並不妥當,倘若導致皮膚發炎或囊腫,那就得不償失了!若要用針挑清除,必須擁有足夠的經驗和技術才可進行,並且確保用具消毒衛生。今時今日,一般會用激光治療粟粒腫,例如二氧化碳激光,效果不錯,但事後護理也很重要,以免導致色素沉澱或感染等副作用。當然,預防勝於治療,建議你選擇一些滲透能力強而效能佳的眼霜、選用非油性化妝品、加強妝後清潔、減少『捽眼』或過度的眼部磨砂。另外,採取健康的生活模式,學習舒壓方法,或使用合適的果酸等,有助控制油脂分泌。」
我最後提醒她:「眼睛附近的粒粒,除了剛才提到的病毒疣和粟粒腫外,亦可能是正常的皮脂腺肥厚、汗腺增生的汗管瘤、血脂過高的黃斑瘤等問題,而治療方案各有不同,故必須先諮詢醫生意見,了解清楚才作決定。」

鄭曉蔚醫生 Dr. Vivian Cheng 註冊西醫 Dr. Vivian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為《拆解黑心醫美》及《蔚美醫言》兩書作者,除了醫學美容工作外,亦積極參與本地大學的女性私密臨床研究,希望可以藉此改善婦女的陰部困擾。 IG:www.instagram.com/drviviancheng/ FB:www.facebook.com/DrVivian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