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 not available
People10.02.2023

綠色世界 療癒心靈!

疫情沒完沒了,生活、工作及社交節奏被打亂,令不少人的情緒大受影響,尤其是身兼多職的女性,需同時承擔來自工作、家務及照顧孩子的責任,當宣洩壓力的渠道大幅減少,緊張、焦慮等問題便有機會一湧而上。置身靜謐的園圃,對心靈可能有意想不到的療效;見證一手栽培的小樹茁壯成長,為你帶來神奇的療癒力量。

疫情下的情緒問題

長期處於壓力、焦躁不安和負面的情緒當中,尤其是在疫情及保持社交距離下,對於工作、家庭及身心都會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特別在WFH的新常態,更會大大增加女性的心理壓力。精神科專科陳蔓蕾醫生(Doris)指出,壓力如果得不到抒發和緩解,很多時都會出現焦慮和抑鬱情緒,整個人亦都會變得很暴躁,尤其是在教導小朋友的時候,「在家工作,是會較容易出現煩燥、焦慮、抑鬱及情緒低落等情況,由於一整天在家,工時反而變得更長,感覺是24小時On Call,隨時都要處於待命狀態,無疑令人感到十分困擾,壓力大增;WFH期間,正值小朋友也要在家上網課,既要處理公司事務又要照顧他們的生活日常及學業,當無法兼顧時,反而會令人顯得有心無力;有些人甚至會因為疫情全家日對夜對而產生更多的爭執,而且為了防疫,不少人都減少了外出,連閒時與友人食飯、睇戲、行街、做Spa等娛樂消遣都失卻了,全天候關在家中,難免會影響心情。因此,現時的情緒病案例亦比過去增加了差不多一倍。」

精神科專科醫生  陳蔓蕾 Doris

園藝治療 平衡身心

要讓煩惱和壓力得到排解,不妨考慮透過接近大自然的方式來達到身心靈平衡。所謂「園藝治療」,就是由栽種,澆水、除草到收成都是由自己一手包辦,親眼目睹種子從萌芽到茁壯成長,以達致心靈療癒。你亦可藉著參與一些園藝活動,帶給自己意想不到的動力,撫平情緒的同時,也獲得了心靈療癒,活出快樂人生。究竟在綠色自然的世界中,如何撫慰一個人的心靈?陳醫生指出,「當種植的時候,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平衡生態,例如:溫度、太陽光及風, 以上這些都可以幫助我們去活在當下,專注於眼前的事物,不再思前想後,將所有煩惱拋諸腦後,讓整個人變得放鬆和平靜,可視為改善情緒或減壓的一種良方。」陳醫生透露,她本身很喜歡種植,種植不單可令心情放鬆,亦是調適自己身心靈,以及紓解鬱結的一個好方法,「以前家中有露台的時候,曾種過不同品種的植物,例如:風信子、Rosemary、薰衣草及薄荷,整間屋都充斥著香氣,令人感覺清新和舒暢;蔬果方面則有西蘭花、薯仔、蕃茄、蜜瓜等。建議大家暫且放下工作,閒時嘗試種植不同的東西,整個人都會開心起來。」

接觸大自然 傾訴心事

進行與植物有關的園藝活動,幫助安撫情緒的同時,更可視為一種生命的教育,皆因在種植過程中會讓人感受到生命的變化,同時領略到這個世界是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無論樹葉或花朵都有著其獨特美麗的弧線,每逢看到一棵樹,你都可以研究它的品種、生長特性及形態。當你聚焦於樹葉上不同花紋的時候,不期然就會忘卻過去,更會令人變得平靜起來。而且植物不懂說話,你可視它為一個『樹窿』,將你的心事及怨鬱跟它傾訴。接觸大自然的時候,你還可以一邊種植植物,一邊欣賞鳥兒或品種罕有的蝴蝶,看見美麗的事物,心情自然會變得更好,讓人格外喜悅;而且親手種植就像飼養了一隻小寵物般,你可以觀察它的成長過程。起初可以嘗試種植一些容易生長的植物,例如非洲紫羅蘭,只要室內有些許光線及冷氣便可以;你亦可以考量種一些金錢樹盆栽,既粗生又耐放。」陳醫生補充,好多樹葉的形狀都十分漂亮,例如橢圓形、心形,五⻆星,在辦公室及家中放置一些「綠色植物」,對於改善心理健康都有一定的幫助。閒時亦可多些親近大自然,看看周圍的花花草草及植物,這樣便可與大自然聯繫更多,讓人變得輕鬆和開朗。

要有效地釋放壓力,陳醫生亦分享了一些減壓小貼士,「每工作一小時,應給自己休息五分鐘,喘息一下,然後再工作。當然,每星期可安排半天的Me Time,無論是游水、打波、唱歌、購物或睇戲都可以,總之是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當你全情投入地進行一件事,便可將焦點放在開心的事情上,自然能夠改善心情。」

Photo: Raymond 

Makeup & Hair: Sheila Ko @hongkongmakeupartist

Wardrobe: Marella, Max & Co. 

Location: 宏天空中農莊|信和集團「一喜種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