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13.11.2020

Into The Wood — 小童 & Minnie @ Saturn Wood

「女生也能做木匠?」這是本地木工品牌 Saturn Wood 「石盾小木工」兩位創辦人「小童」與 Minnie 過去最常面對的疑問,無師自通掌握一眾木工技巧的二人早從 2013 年還是視覺藝術系學生的身份時已一邊兼顧學業,一邊經營品牌。七年過去,小童與 Minnie 通過無數注入喜悅、溫暖與正能量的作品和口碑打破了一眾的「框框」。難得在訪問中二人不斷強調本地匠人之間不應互相競爭,而是該各自走出自己的風格和道路,百花齊放,就如她們早前與手工啤酒品牌「友」YAU 合作為酒吧製作的「加長版」木製足球機一樣,越多人玩才越好玩!

Text: Ball   Photo: Raymond Chan   Special Thanks:「友」YAU

Into The Wood — 小童 & Minnie @ Saturn Wood

Q:最初是如何開始接觸木工,並成為木匠?

小童:對木工的興趣起源於希望為自己打造一個街頭音樂表演 busking 常用的木箱鼓 (Cajon),當時坊間選擇不多……於是「天真」地嘗試自己製作,利用一些簡單手動工具嘗試在屋企門外走廊動工,當然是失敗收場。後來有朋友知道我倆想自己動手製作,便「搭路」為我們物色了一個地方作工作室,然後再經過半年時間的籌備 — 上網自學不同工具的使用方法、木工的工序、木材的搜購和處理等……終於展開了木工的生涯。完成木箱鼓後,陸陸續續受到四方好友的委托打造不同的小擺設、小家具木製品。

Q:還未畢業已經創立工作室,當時為何有這個決定?

Minnie:我們當初決定了要做 (木工) 便要認真去做,加上當時市面上從事木工的創作品牌都不多,而且我們深知自己在技術上未算好成熟,再加上由兩個女生去創立一個木工品牌,從外人眼中未必會好有信心,這是我們較為「輸蝕」之處,而要儲客源畢竟需要一定的時間,才可以讓顧客對我們慢慢建立起信心和信任,所以便覺得不如早一點開始吧! 及早開始也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去進行不同層面的試驗。否則到畢業之後等著「開飯」時才開始儲客便太慢了,結果到我們畢業時工作室也正好走上軌道。

Q:創業和經營工作室最大的困難又是甚麼?

小童:當初創立 Saturn Wood,是很純粹地希望能夠動手製作一些木製品出來,但正正因為我們太沉迷、埋首於創作方面,不知不覺間便忽略了其它方面的事宜和挑戰,包括與顧客溝通、推廣等方面,加上我們讀視覺藝術,沒有機會接觸到以上這些方面的知識,唯有慢慢摸索,甚至少不免「撞板」!例如最早期我們的工作室其實是不適合做木工的,也沒有跟業主打交道的經驗,結果很快便被業主「逼遷」了……之後經過「三遷」,換上大一點的空間,也知道怎樣去設計、裝修工作室以迎合我們的工作流程和需要。

Minnie:而我認為創業的過程其實不算太難,困難反而出現於營運了大約兩年之後開始步入「守業」的那個階段。當市場上已經有不同的競爭對手、而你自己也設置了不同的「框框給自己,市場也有一個「框框」加諸在品牌身上,而木工這個職業的傳統上當然也有許多「框框……可以說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遇到樽頸位,如何突破這些「框框」便成為了很重要和具挑戰性的議題,包括突破自己,也突破傳統。

Into The Wood — 小童 & Minnie @ Saturn Wood

Q:你們認為 Saturn Wood 最大的特色是?

Minnie:許多客人給我們的 feedback 都是,讓他們最印象深刻的是我們很樂意和他們溝通,而不會用我是木匠、職人的身份去「撻」他們,相反我們好願意傾聽顧客的需要,了解他們的背景和使用習慣。

小童:我們會接觸到許多來自各行各業的顧客,有時候見到顧客想訂製的東西完全是不明所以,但原來這些器具可能是顧客職業需要,或日復日使用的東西,而有了這個溝通過程,既讓我們對顧客和不同行業有更深入的了解,在設計上自然也能夠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Q:近年香港掀起了一陣手作、匠人風氣,你們又如何看本地匠人的生存空間?

Minnie:近年特別是年輕一代的顧客,他們日漸注重產品的質素,而不單只追求生產和款式轉變的速度,他們對用料、細節,甚至溝通過程的要求,與上一代追求最低成本、大規模生產的產品有著明顯的分別。顧客開始有一種醒覺就是不接受粗製濫造,寧願多付一點,也會支持本地具質素的製作,願意給予更多機會予本地職人,重新慢慢接受「香港製造」。

小童:每次跟顧客溝通都是一次互相教育與及交流的機會,雖然不可能一朝一夕去扭轉「本地製作一定是便宜」這種謬誤,但現在我們所接觸的顧客的思維跟我們最初創立時已經有著極之明顯的分別,大家會知道香港沒有木材,連機器也要入口,加上高昂的租金,加上大家都是香港人,共同經歷過一系列的難關時,彼此都會多了一份體諒,不只關注金錢上的成本,而會欣賞在精神、心思上的投放這些無形「成本」。

Q:你們有計劃收徒弟以傳承木工和職人精神嗎?

Minnie:我們自己傾向不收徒弟,正正因為我們是無師自通,所以我們也希望鼓勵大家自學,並用適合自己,或你認為正確的方法去做,而不是單單跟隨著別人的足跡。我們最初也是睇書、睇 YouTube 開始,100 個人有 100 個方法,而當你買木材、買機器落手去製作時,其實已經醞釀出第 101 個方法了。我好希望香港的木工行業可以百花齊放,去互補不足、去共存,而不是純粹的競爭。

Q:通過「友」YAU 成立「我『友』主義」平台,你們與其他本地職人產生了怎樣的連結?

小童:我覺得不同本地木匠的作品有著不同的風格,各有特色,有人專注於中式風格、有人專注研究榫卯,也有人專門從事卡板回修升級再造,大家之間其實不一定有競爭和衝突,可以百花齊放! 近年香港的確多了許多本地匠人、職人,但包括我們在內,大部份職人往往只顧埋首做自己的創作,而通過「我『友』主義」平台,讓我們認識到其它界別志同道合的職人,碰撞出更多新的意念。

Into The Wood — 小童 & Minnie @ Saturn W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