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 not available
Money08.01.2021

突破理財盲點,牛轉錢坤

2020 年不單單是對全球公眾健康問題的一個警鐘,同時亦是對個人經濟、固有財務安排及不穩定收入的警示。過去的 2020 年相信令不少讀者明白到人生總是充滿不可預測的變數,同時亦意識到理財的重要性,保障財富的價值並且令財富累積及讓錢生錢成為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人生課題。當大家回顧以往的理財方法時,不妨看看自己犯了以下哪個理財盲點:

Text: Karine Lam

1)先消費,後儲蓄

相信不少讀者總是先進行消費,再將剩餘的收入歸納入儲蓄部分。這樣的做法很容易導致可供儲蓄的金額少之又少,甚至造成入不敷支的境況。

2)沒有規劃重大財務支出

人生許多重要階段如結婚,購置物業,出國讀書都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持。但大部分人並沒有清晰的儲蓄規劃,見步行步,到了需要支出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儲蓄根本不夠應付支出。

3)存款數字是唯一的定心丸

相信不少讀者都覺得銀行戶口的數字代表了一個人的財政實力,事實上,真正有理財頭腦的人早已將銀行存款投放在不同投資渠道中享受複利效應,讓這個「雪球」在正確的軌道上越滾越大。

林桂芝, Karine Lam, 理財, Investment,

如果你發現自己正經歷以上提及的理財盲點亦不要灰心,理財是一門終身的課題。過去的時間是沉沒成本,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因此我們應該著眼於當下的決定。其實理財可以很簡單,知道收入及支出的淨流向,做好財務分配就是理財。以下幾個小貼士也許能夠幫你在新一年建立有效的理財方法。

1)改變消費觀念

當你有購物的慾望時,先將產品因應你的需求進行分類,你到底是「想要」 還是「需要」? 如果是生活必需品,就屬於核心開支。如果屬於休閒娛樂之用就屬於非核心開支。你的非核心開支比例越多於核心開支,證明你可投資和儲蓄的潛能越大。不妨嘗試將非核心開支轉為投資本金,你會比別人更早實現財務目標。

2)設立財務目標

規劃可行的短,中及長期目標,明確計算為達至人生目標所需要的財務資源。例如置業首期,房貸規劃在多少年內還清等。在落實理財計劃後還需要因應社會變化而作出相關檢討和調整。

3) 資產要多元化

雷曼兄弟破產前債券被普遍認為是風險較低的金融產品,同理,將儲蓄放在銀行戶口並不代表零風險。因此我們應主動了解市面上不同的理財平台,合理安排短、中、長期的被動收入或資本增值,將資產分散投資在不同類型的金融產品中將風險極小化同時增值最大化。

祝願各位讀者在 2021 新的一年身心靈財富豐盛美滿。

*以上純屬個人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或邀約。詳情建議可向可信任的財策顧問專家查詢。

林桂芝, Karine Lam, Money, Investment,

Karine Lam
獨立天使投資人;壹集團創辦人
「2012 十大全港時尚專業女性」得主。「2017 亞洲保險第一領袖大獎」得主。「2018 亞洲傑出女領袖」得主。「2019《旭茉 JESSICA》年度傑出女性」得主。個人深信財務策劃、資產管理及保障能改變命運同時熱心公益慈善回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