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rienne Ma 馬美儀 – 我,自在觀 – MOST SUCCESSFUL WOMEN 2007
我,自在觀
命運由天,但亦由人,馬美儀 Adrienne Ma 選擇與母親 Joyce Ma 並肩解決家族企業危機;一股勇氣,一份信心,將 JOYCE Boutique 業務轉虧為盈,證明了人定勝天,不破舊就不立新,不抓緊機會就不成功。今天,她很滿足地說出心得:做事豈盡人意,眼光放遠才是上策。
記憶猶新,97 年亞洲金融風暴令不少企業崩潰,經濟大受打擊,市民的消費意慾急速下滑,在連鎖反應下,代理高級時裝品牌的 JOYCE 也受到牽連,錄得自 90 年上市以來首次虧損,共蝕兩億港元,需要出售 PRADA 的香港代理權來減債。面對這個燙手山芋,任誰也不敢出任繼承人,但 Adrienne 膽色過人,接下這個當時不被外界看好的業務。為了公司的前途,她更出售控股權,化解了公司險被金融風暴淹沒的危機。
贏得漂亮
從 97 年至今,JOYCE 的業務已逐漸回到健康水平,而 Adrienne 的努力亦開始為人所認同,面對著辛苦經營的成果,她自言有點解脫的感覺,因為業績已可證明她當初的改革方案確實能令公司起死回生。
「從小到大,我做每一件事情都不是為了要表現或證明自己的能力,只是很想將該做的事做得完美一點。」這不關乎是好勝的心理,而是責任問題。Adrienne 明白,要裁員、要搬遷、要將旗下品牌拱手讓人,甚至將 52% 股權轉售給會德豐(其後由九倉主席吳光正以私人名義購入),可能令部分員工難受,自己亦會受到惡意的批評,但為了令公司復元,她甘心承受一切。
「做生意的竅門是要狠心,雖然 JOYCE 是家族生意,但我不能時刻以父母的利益為依歸,以當時環境來說,勉強留著股權,繼續辛苦經營東南亞的業務,不但對業績沒有幫助,更會令員工無心戀棧。」事實上,Adrienne 在 2000 年出售股權時,JOYCE 已償還大部分債項,而且有千多萬盈利,所以她不只是為了錢才出此策,而是希望讓公司有一個「大靠山」。當然其後的局勢,大家也知道很多企業因沙士而再次裁員,甚至倒閉,Adrienne 慶幸 JOYCE 早有「依靠」,不但順利過渡,更在 04 年錄得 3,000 多萬盈餘,05 至 06 年度的純利更進一步上升至 7,402 萬元。
有些人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批評,所以在作出每一個決定時,都因為顧慮太多,結果一事無成。Adrienne 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落實很多計劃,雖然有下屬分擔,但最終的決定或事後的表現,還是由她負責,壓力可不少;但如她所說,事事畏首畏尾,絕對做不成出色的企業家。「商業世界很難分對錯。90 年代初,JOYCE 擴充東南亞市場,當時很多公司都進行類似計劃,不做反而被視為落伍。又如當時開設專門針對年輕人市場的 AD HOC,當年的市場調查均指出年輕人的消費力極強,於是急速發展,但後來復蘇的卻是 hi-end 時裝。」
Quote: 從小到大,我做每一件事情都不是為了要表現或證明自己的能力,只是很想將該做的事做得完美一點。
心血結晶誕生
她表示,企業家不是先知,所以更要把握目前的優勢,太在乎未來,只會讓商機流走。「不少人都知道進軍中國市場是必然及必須的策略,但有誰能準確預測 4 年後的中國市場?我並不同意用盡每一分一毫,而是需要配合經濟環境,JOYCE 現在的發展步伐不算保守,否則近年不會在內地開了 10 間店舖,而且陸續會在中國不同城市開 8 至 10 間店舖。」
07 年 4 月 19 日,位於中環新世界大廈的旗艦店重新開幕,緊接著在 21 日,JOYCE 於內地的首間旗艦店亦正式在上海開幕,在發展里程碑上,這是一個特別的時刻。尤其在香港旗艦店重新開幕當天,Adrienne 與母親 Joyce Ma 邀請了殿堂級時裝設計師山本耀司及其母親、MASTERMIND JAPAN 的 Masaki Homma 及英國設計師 John Rocha 等到臨。能令香港成為國際時裝都會的功勞,Adrienne 與母親 Joyce Ma 功不可沒,加上 JOYCE 代理超過 200 個品牌,如 ANNA SUI、BALENCIAGA、MARNI、ETRO、Y'S、DRIES VAN NOTEN、HUGO BOSS、JIL SANDER 等,令 JOYCE 儼如一個時裝王國。
擴充後的中環旗艦店,佔地 28,000 呎,一樓男裝層是新加入的生力軍,其餘樓層是重新布局,空間設計繼續由 DRIES VAN NOTEN 御用建築師 Gert Voorjans 操刀,刻意營造強烈視覺對比與戲劇性融合。Adrienne 個人最欣賞 Chamber of Curiosities 部分,由藝術家 Thomas Boog 負責設計整合,構圖儼如古堡博物館,牆上掛滿珍禽異獸鹿頭羚羊貝殼等裝置,充滿藝術氣氛。
而設於上海恒隆廣場的旗艦店,佔地 8,000 平方呎,空間設計和環境裝置由著名建築師 Gert Voorjans 和藝術家 Michele Oka Doner 聯合創作。山本耀司、比利時設計師 Ann Demeulemeester、影星周迅、中國知名藝術家曾梵志,BALENCIAGA、JIL SANDER、DRIES VAN NOTEN 及 UNDERCOVER 等多個品牌的管理高層,亦親赴上海,一起見證盛事。
擅長數字遊戲
外間對 Adrienne 的看法,是她比母親更有商業頭腦,懂得運籌帷幄,一切數據都逃不過她的雙眼,但她卻深信如果沒有母親敏銳的時裝觸覺,根本就不會有 JOYCE,自己只是綠葉。不過,她忘了主角沒有了配角的配合,永遠顯不出神采,她就是有能力令 JOYCE 進一步發揚光大。
「我相信只要肯面對困難,不逃避問題,才有機會反敗為勝。」Adrienne 覺得公司過往因借貸擴充,以致債台高築,所以即使現在要拓展新業務,也絕不貸款,即使被評為保守,但看著「好靚」的數字,哪需執著於別人的意見?「做生意,最重要是將成本及營業額計算妥當,過往租金的開支是營業額的 26%,現在可以控制至 21%,員工薪金則佔 10%。我們有一套計算系統,可以確保季尾剩餘的貨能在兩至三季內賣出。」愛護家人的 Adrienne,從來不批評上任管理層,她說,過去了還重要嗎?不如認真地面對今天的問題。
反璞歸真
Adrienne 在 10 多歲時已要求到英國讀書,「香港並非不好,而是太多限制,太功利主義,未能讓人發揮所長,遠離了這個環境,心靈才有機會開竅。」Adrienne 相信,沒有外國生活的啟迪,她今天可能是一個自我中心的人,更談不上「以天下觀天下」的境界。現在 Adrienne 愛上簡單健康的生活,也迷上了中國文化。「一來是工作需要,希望說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二來是中國文化的內涵確實令人驚嘆。有次在上海欣賞現代舞表演,那種震撼更令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
作為 JOYCE 的太子女,成為管理層已被外間認為是必然人選,但在她心中,卻沒有這種「傳統」的想法。「父母從來沒有灌輸我與姐姐必定是繼承人的觀念,他們任由我們發展,就像姐姐要做家庭主婦,我喜歡商界的刺激,只要是我們的理想,他們便會支持。」所以,她不曾為自己定下事業的框框,一切隨緣。「只要知足,自然快樂。」訪問中,Adrienne 不下數次提到自己現時的心境。最愉快的日子,除了看到公司逐漸壯大,閒時可以去珠海玩賽車外,就是一家人共聚一起。
工作,令她不能時常與家人見面,所以今年能夠與母親一同去外國看時裝表演,她特別珍惜這種親密的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