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Most Successful Women11.07.2022

《旭茉JESSICA》成功女性2022.陳文宜|以愛同行

「助人為快樂之本」大家琅琅上口,但有多少人能真正全身投入侍奉他人?從事社會福利工作逾25 年的陳文宜(Grace),從小已立志要當同行者。期望與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同行,而在助人的路上,她更發現同行的概念不止於服務對象,更需要與身邊共事的同伴同步,彼此以相同步伐前進,才能走得更久更遠。

Text: Goosie Lam     Photo: Ricky Lo    Assisted by: Kelvin Sim, Alston Chan     Hair & makeup: Karen Yiu, Gloomy Kwok, Shelia Ko, Abbie Cheung, Tina Lee@makeupbees    Glasses: Big Horn

從大學選科到自身興趣都離不開社會服務的Grace,可說是將工作與生活融為一體,俗套一點的說法,就是很「入血」。在芸芸社福範疇中,當年她鎖定了較冷門的長者服務後,除致力鞏固當時已有的服務,更積極將創新意念與科技帶入安老範疇。多年來獲獎無數,對業界的貢獻備受肯定,而更重要的,是其對長者生活與心靈的提升,其滿足感與成就比獎項更大。今年,Grace 獲選為《旭茉JESSICA》「成功女性大獎2022」得獎者,既表揚她在亞太區老齡業界的傑出成就,同時希望宣揚其努力不懈的故事,啟發更多女性投身社會服務工作。

 

過關斬將實現初衷

回想最初投身公益事務的初衷,原來全因小時候發生的一件事。「求學時期已很熱衷課外活動,記得有一次舉辦兒童院探訪活動,當時只有12 多歲的我,看著6、7 歲的可愛小朋友,因家庭問題而要入住兒童院,令我感受很深,加上那時經常從電視上看到患有唐氏綜合症棄嬰的新聞,令我更立志要幫助有需要的家庭,成為一位同行者。」1989 年,Grace 到澳洲修讀極為冷門的殘疾研究(Disability Studies),「殘疾研究在全球僅得約六個學位課程,而且都於美加等地,唯一最就近的就是在澳洲。那時身邊朋友對我的決定都很驚訝,以為我會選商科或電腦科學。現在回想,就是見證自己當時已立下助人的志向。」

 

畢業後,Grace 放棄於澳洲工作並決意回港,「90 年代初,香港並沒有殘疾研究相關的學科,更遑論專業培訓。我既能在澳洲學到如此珍貴的重要知識,當然想貢獻自己的家。」一心想當社工服務社會,卻碰上政府改制。「要當社工必須持有社工專業資格,而當時我的殘疾研究屬復康、行為科學範圍,並非社工專業。那我便唯有加倍努力,兼職儲錢報讀香港大學社會工碩士課程。」還未投身社福界便遇上挑戰,卻令Grace 服務社會的心更加熱切。過五關斬六將考進學院,並半工讀完成2 年碩士課程,以堅毅意志最終考獲社工資格。

 

將科技帶進安老領域

由求學到投身社會,Grace 總是選擇較少人行的路,這有助鍛煉堅毅和開創的心志,學懂不易放棄,在局限中找最大的空間。「香港大學畢業後,加入救世軍社會服務部,適逢服務轉型,感激上司給予機會,讓我將所學充分發揮,參與開拓的事工,更逐步建立起團隊管治能力,包括在當時還未落成的旺角海富苑一帶,設立自負盈虧的院舍服務,綜合地區資源,建立多元化的長者服務,拓展醫社合作、護老者的工作。這全賴當時超過100 位同事的努力,更為區內婦女提供就業機會。」

 

Grace 發現自己很喜歡開創前瞻性項目。「累積了10 年經驗,體會服務政策的制訂和執行都同樣具有影響力,然而要當一位真正的社工,不忘自省反思,那時,我知道自己要出外闖闖了。」當時 Grace 向天父祈禱,希望能擔當更前瞻性的工作崗位。「我記得當天打開報紙,見到社聯招聘長者服務的總主任,就此開啟了踏進社聯的大門。」

 

社聯全名香港社會服務聯會,顧名思義就是連繫非政府社會福利服務機構的聯會組織,凝聚各方的力量,進一步推動社會福利發展,「在救世軍工作期間已經常與社聯接觸,到2006 年加入社聯,服務的層面亦由直接服務對象,變成面向社會服務提供者。就如將同行者的志願放得更大。服務層面變得更廣,開始了解業內發展狀況,以及社聯與業界的工作,更有機會涉足政策理念及發展。」

 

加入社聯後,陳文宜更著力發展長者服務,並朝著服務發展、業界發展、政策研究倡議及公眾服務四個核心,與政府、立法會、政策執行部門如社會福利署及勞工及福利局等等積極溝通,同時凝聚不同社福機構的長者服務部門,集中力量加速推動創新的服務發展。

 

「當中最花心力的,是推動服務發展。例如安老院舍長期面對欠缺護理人手,地方不足等,令服務的供應未能滿足所需,發展亦舉步維艱。」Grace 指,以往社會服務的發展或創新,都頗多參考外國的發展模式,其實服務本土化必須具備理念框架,配合社會的發展需要,不斷更新改善,而服務對象的參與,亦必定是重要的元素。「例如近年業界推動的共創發展(Co-creation)概念,以設計思維 (Design Thinking) 籌劃服務設計,並以跨界的合作,成就服務創新的意念。」

 

「以前我總是自己一個拼命向前行,現在明白只有與團隊同行,才能走得更久更遠。」

轉眼在社聯工作又過了另一個10年,由最初負責安老服務發展,至現在推動樂齡科技發展, Grace 都以感恩的心做好每日的工作。香港人口高齡化是不爭事實,預計2050 年,香港65歲或以上的人口將佔總人口40%,並成為全球最多長者百分比城市之一。自2017 年,首次舉行的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至今已舉行五屆,亦是每年社會服務與創科界的盛事。「樂齡科技,帶返屋企」是 Grace 近年積極推動的目標。「科技的運用,必須能够進入尋常百姓的生活,結合和解決日常的困難,促進個人生活的自主和自尊,能結連他人和加強自我管理的生活能力。科技既然能讓我們遙距工作,為何不把它應用於各類遙距社會服務及復康訓練。不單只是長者,對於其他有需要人士,如離院病童亦有幫助,將會是社會服務界的又一新突破。」

 

傳統對長者的概念,假定他們被照顧的角色,抹殺了他們仍然是社會資本的來源。「我們強調賦權(Empowerment),例如香港第三齡學苑U3A (University of 3rd Age),鼓勵退休人士以興趣為本,以「自發」、「自學」、「自教」、「自管」的學習模式積極參與社區事務,將所學所得推展到社區,惠及社群,知樂自得,讓他們成為參與提供服務的一份子。」Grace 續指,即使步入晚年,長者仍可以繼續成長,繼續學習,繼續裝備自己,進而成為人生導師。

 

自加入社聯,Grace 便積極將賦權概念帶入長者關心的議題。透過先導計劃,當年成功促使長者學苑及建設長者友善社區政策措施。

 

人口高齡化並非香港獨有挑戰。2008 年,世衛推出全球長者友善社區及城市計劃,關注長者在房屋交通、室外空間及建築、健康及社會服務、尊重及社會包容等8 個範疇的情況,「計劃就如將國家連繫起來,互相借鏡,凝聚同行。最驚喜的,是世衛當時將香港定為重要的長者友善城市良好實踐模範。長者政策為長者而設,聆聽他們的聲音,讓真正的服務使用者發聲,是最理所當然的事,而正正是這種由下至上的Bottom up approach,讓香港成為全球長者友善城市借鏡的典範。」更讓Grace 鼓舞的,是世衛任命她成為策略小組的成員,為推動全球長者友善城市出謀獻策。

 

與自己同行

同行概念,讓Grace 走進社福界,也引領她的個人成長之路,「25 年前的同行者初衷,只是單純針對服務對象;25 年後的今天,我明白到要走得更遠的話,更要與團隊同行。以前我總是自己一個拼命的向前行,行得太快,總有人會跟不上,慢慢變成自己一個行。只有與團隊同行,有凝聚力,才能走得更久更遠。」因著信仰,令Grace 的積極性格更突出,而凡事感恩的心,更讓她在社福界內發光發亮,啟發更多人投身行業。對於有志加入社福界的女性,Grace 指最重要是裝備自己。「尤其身兼多職的事業女性,每分每秒都很寶貴,未必能投放太多時間進修,但若真的有志參與社會公共事務,促進社會的改變,也可以從當義工開始,或報讀短期課程、在工作上找志趣和角色,我相信條條大路通羅馬,總有一天能實現夢想。」

 

專為臥床病人進行復康治療而定制的機器人,可改善醫護人員的工作環境,舒緩人手短缺壓力。

 

Grace 引用孟子「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父母喜從心生,身體健康,就是福氣。

 

【簡介】

陳文宜對長者的關切,比任何人更深入。25 年間,她一直關注長者的需要,專注發展長者友善城市及社區網路、長期護理、長者參與、終身學習及長者創新科技等。2006 年,Grace 加入香港社會服務聯會,並於2017 年成立「長者創新及科技」工作團隊,積極推動多項創新服務的發展,包括樂齡科技平台、賽馬會「a 家」樂齡科技教育及租賃服務、「落得樓」樓梯機服務等。2019 年,Grace 獲Ageing Asia 頒授「全球最具影響養老業者」榮譽。